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下)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下)
美国一流大学怕不怕开卷作文的作bi问题?怕,但更可怕的是闭卷作文的弊端。作bi毕竟是少数人,但这种闭卷“八股”影响的却是一代又一代人!
中国的高考制度把闭卷考试(包括闭卷作文)看作最权威、最有效、最可靠、最神圣的检测手段。中国人甚至不拿美国人的闭卷考试当回事。什么“托福”,GRE,GMAT,'SAT全不在话下。连美国人不能考满分的,中国人也照样敢考满分。有一年,中国竟然有14个人GRE考了满分,震惊了整个美国!许多中国学生考分高,但实际的英语能力又不强,以致美国人以为中国人考试作bi。
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包括“广义的开卷考试”:运用知识、面谈、综合考察、作业、实验和试验、实践,等等。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检测手段的多样化。反之,应试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检测手段的单一化。如果我们把课题研究、试验、实践等都看作是一种“开卷考试”,这种“开卷考试”既可以证实已知的知识,也可以探索未知的世界;而闭卷考试仅仅是去回答已知的知识和答案。
闭卷作文能培养学生快速思维,瞬间组织文字、结构文章的能力。然而,闭卷作文具有培养学生“煮豆燃萁”的七步之才的同时,也有许多弊病。曾获“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第一名的费滢滢同学,尽管其佳作《平台》已被收入高中语文第五册,但她2003年的高考作文只得惨不忍睹的25分。舆论的焦点都集中在“是不是错判”的问题上。我倒愿意从另一个角度看此问题:如果是开卷作文,我深信费滢滢一定能技压群“雄”,献给大家一篇佳作。也就是说,因为高考只考闭卷作文,我们已经、并将继续排除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费滢滢们。
闭卷作文的思考仅一瞬间,考的是速度,不是深度。做开卷作文,学生思考的时间较长。这个思考的过程,往往是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孩子的思维逐步成熟的过程。闭卷作文一定是单干,但开卷作文可以是一种合作的方式,即在思考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取长补短、利己利人。
开卷作文,能培养孩子开放的心态,与人探索、交流、合作的心态。闭卷作文往往培养孩子封闭的、防范他人的心态。最高级、最权威、代表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文章,应该是“开卷作文”。君不见,人类文明的传世经典、诺贝尔奖的科学论文……都是“开卷作文”!因此,我郑重呼吁:取消闭卷作文作为高考和高校录取的唯一作文形式,代之以闭卷作文和开卷作文并存的形式。
- ·上一篇:法国高考作文题
- ·下一篇:多元智能评估的主要观点及操作要领(下)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下)》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