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下)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下)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196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这会儿,学生又会不自觉地“飘飘然”起来。有人说:婚前,女人专挑男人缺点;婚后,男人专看女人毛病。美国高校招生,倒有些像:申请前,学生专看学校缺点;申请后,学校专挑学生毛病。录取前三个月,学生乖得像“孙子”;录取后一个月,学生“N”得像“大爷”。

凡是“推销”自己的阶段,都会“夹起尾巴”:第一阶段是大学“推销”自己;第二阶段是申请者“推销”自己;第三阶段又是学校“推销”自己。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铁律:顾客永远是上帝。应该说,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上帝”。只有市场经济的双向选择,才会迫使中国高校放下架子,不断地改进自己。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已开始进入商品交换的就业市场,但招生还远远与市场经济脱节。中国的高中生只有一个价格——高考的“分数”,而这个“价格”又没有真实地代表“商品”的价值。中国的高考,使得考生处于被动地等待挑选的境地,没有在数学大学之间讨价还价的地位。所以,总是考生仰望高校……

难能可贵的缺陷

www.nx899.com

去年,22所大学试行5%自主招生,高考改革终于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然而,这难能可贵的5%,仍有不少“先天”缺陷。首先,5%意味着在100%中“先天”缺了95%。22所大学更远远不达高校的5%。但中国毕竟已不是100%的传统高考,而满天彩霞总是始于一抹晨曦!其次,受这5%惠及的考生,只能申请一所大学。他们只有被大学挑选的权利。而一旦他们选择其它大学,就可能被质疑为“诚信”问题。其实,孩子想要的不过是本来就属于孩子的选择权。再次,由于孩子没有选择权而只有被选择权,因此从总体上看这5%的大学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

如果中国大学也有小心翼翼地等待被录取者是否接受录取的阶段,各大学才会千方百计地了解申请者的心理状况、去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丰富校园生活、改革后勤、突出办学特点、提升大学“龙虎榜”上的排名……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这22所大学,在这5%的自主招生中也来一下竞争:允许申请者申请多间学校,允许那些同时被数所大学录取的学生当一回“大爷”,让这22所“不可一世”的大学做一两个星期的“孙子”,情况会怎么样?

四、考“开卷作文”还是考“闭卷作文”

高考与招生制度的改革,往往需要趋利避害,但有很多时候恐还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真正十全十美的方案是很难找到的,我们能做的是去选择利大于弊的方案,同时注意采取补救的措施规避和防范危害的发生和蔓延。

各领风骚,竟是学生考自己

美国大学的“高考”作文题,五花八门、各领风骚,与中国高考作文题一枝独秀、孤芳自赏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芝加哥大学一口气开列五个作文题,让申请者任选一题:“这是你告诉我们关于你自己、你的鉴赏力、你的抱负的一个机会。每一题都可以用完全真实或完全虚构或兼而有之的方式写作——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消遣、分析(不要痛苦地挣扎)、创造、写作——让我们听听你感兴趣的事情,听听你的心声。”更绝的是,这五道题都是上一届申请芝加哥大学的学生设计的。

无独有偶,西北大学的作文出题方式也是从上一届学生中征集。下面是该校2003年的四个短作文题:(1)创造一个能代表你的人生的首字母缩写(译者注:如SOS等)。(2)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素质传给了你?(3)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物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4)请给明年的申请者提供一道作文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下)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下)》相关文章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