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范文《让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教学反思范文《让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12-20 17:26:02  浏览次数:339次  栏目:教学反思案例

让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在江苏省“2002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活动中,特级教师黄爱华一节“百分数的意义”的课堂教学赢得全场阵阵掌声。现撷取其中片段与大家共享。

  师:“我们反思一下刚刚的学习过程,有不懂的问题吗?有新想法吗?”

  生1:“生活当中为什么都用百分数?有没有千分数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有想法,有创新。生活当中的确有千分数。猜一猜,千分数长得什么样呢?”

  生2:“我想千分数肯定和百分数相似,是分子后面挂一个千分号。”

  师:“你能通过百分数联想千分数,很了不起!千分号又长得什么模样呢?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创造性地设计一个千分号,好不好?”

  学生设计千分号,并陆续将作品画到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黑板上的作品,先请第一个同学说。”

  生3:“我想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

  师欣赏地点了点头:“是啊,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不就有三个圈吗?我们看看有几个同学设计三个圈的?”

  师生共同欣赏:

  师:“看来比较多的同学都认为千分号和百分号一样,圆圈应该分别放在斜线的上边和下边。第三个圆圈有人放在斜线上面,有人放在斜线的下面,有人干脆放在斜线上或斜线顶端,很有个性。(指着最后两幅作品)这两个同学把三个圆圈串起来,或者全放到右边去,我想也有他的道理,免得分子和后面的圆圈混淆。(指着)这有四个圆圈,好像是——”

  生4:“我原来也打算画三个圆圈,但是看起来不对称,我觉得还是再加一个美观。”(掌声)

  师:“与众不同,有创见!”

  生5:“黄老师,我画‘糖葫芦’也是有讲究的。第一个圈比第二个小些,第三个圈比第二个大些,颜色也不一样,串起来像个糖葫芦,记忆很方便。又因为10后面只有一个零,比100小,1000后面有三个零,比100大,所以,斜线上的圈一个比一个大。”(热烈的掌声)

  生6:“我画的千分号,斜线方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三个圈都在斜线的右边,记忆起来也很方便。三个圈就好像从山坡上滚下来的一样,我想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定很爽。”(笑声,掌声)

  师:“这么多的老师给你掌声了,我又一次想到了你们学校大楼上的八个字:张扬个性,体验成功。过瘾吗?”

  生齐:“过瘾!”

  师:“开心吗?”

  生齐:“开心!”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设计意图,很有道理,非常棒!如果这些作品都采用就不统一了,不统一肯定不方便。百分数和千分数的内在含义还是比较接近的,只不过是把一个量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而已,人们设计千分号的确是在百分号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圈,这个圈增加在哪里呢?请注意看——”

  出示:邳州市的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36‰。

  (指一名学生读)

  师:“这句话里就有一个千分号,和黑板上哪一个一样?”

  (学生指第4个)

  师:“这个同学是谁?”(该生站起)

  师:“送点掌声给他!”(掌声)

  师:“再送点掌声给在这里设计了许多图案的其他同学。”(掌声)

  ……

  如此精彩纷呈的教学过程令人感叹:数学课堂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如此飞扬。在上面的案例中,黄老师不仅仅是用理智上课,同时投入了他的感情。他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想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真诚地欣赏学生的创造萌芽。师生在交往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课堂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创造智慧飞扬的天地。从中,可以深深领悟到:

  1.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好的问题能唤起学生学习教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创新的空间,能给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创造宽松的环境。黄老师摒弃传统教学中“你学会了什么”的总结方式,在新课结束时向学生抛出“总结刚才学习的过程,有不懂的问题吗?有新想法吗”,尤其是“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创造性地设计一个千分号,好不好”更具人文气息,“创造、设计”是多么让人乐于接受并令人跃跃欲试的一件事儿呀!正因为问题本身具有吸引力,才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才有“对称更美、糖葫芦易记、滚山坡爽”等“奇思妙想”的涌现,才有学生越做越想做,甚至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教学反思范文《让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