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五语】《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第九册《古诗词三首》包括了两首诗一首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秋思》上学期我们吟诵背过,不在课堂上讲,特别要强调的是“思”读第四声,因为古诗中,名词的“思”是念去声的。“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念第一声,这个字是押韵的,押邻韵。如果不押韵,诗意就断了。(晋如老师的话)
这一课,先讲词。因为词的知识,学生以前是不懂的,因为以前的我也不懂。我首先让学生对“诗词曲”有个明确的认识:唐诗、宋词、元曲,这是根据朝代来区别的;写诗、填词、制曲,这是根据写作方式来分的。为什么是填词?因为每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有严格的要求,不是乱写的,是“填”进去的,就像填空题一样,所以叫“填词”。
那么,“长相思”是怎么样一个词牌?是双调(有上下片),8句,36字。各三平韵1叠韵。跟上学期学的“忆江南”词牌是不同的,“忆江南”是单调,5句,27字,3平韵1叠韵。这个非常好理解,所谓双调,就是有两个段落,名为“片”。课本的标调是依据字面意思的,体现不出词的押韵,其实在词里,标点的更大作用是标示韵脚。所以我教学生全部改正过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词里,标点符号体现是韵脚标示。凡是押韵处标“。”号,不押韵处标“,”号,逗处标“、”号,除此外没有其他的标点符号。所以懂词的人,一看这个标点就明白了。
“程、行、灯、更、成、声”是韵字,属于《词林正韵》(《词韵简编》)里的“十一部”。《词林正韵》(《词韵简编》)是所有填词的人填词所依据的韵书。
了解了这首词牌的特点之后,我们就开始吟诵这首《长相思》,是徐建顺老师的调子。在吟诵的过程中体会情感,几遍之后,大部分孩子都会吟了,会背诵的孩子也有不少了。
学完词之后,再学诗。拿到一首诗怎么去读?首先要分析诗体。《泊船瓜洲》是一首七绝,也就是近体诗。近体诗必须是严格按照平仄和押韵要求的。
明白了诗体之后,我就让孩子们标平仄。像黄海韵、张嘉文这些预习比较自觉的孩子来说,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已经标好平仄了。我让黄海韵上黑板来写平仄,她只错了一个地方“隔”标成平声了,这是受普通话的影响的,其实“隔”是入声字,所以是“仄声”。如果是标平声的话,就违反了平仄的原则了。整首诗的平仄如下: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很重要,这关乎这首诗是怎么去读的:平长仄短。我们首先是诵,也就是按照平仄的原则去读——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即使不会吟,也要懂诵。不懂的人,按照以往的“2221”或“223”节奏了,其实这一对比,就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会诵了,吟就水到渠成了。应该说,会诵,“矿泉水调”都会吟的。为了更准确表达诗意,创特色的吟诵调,那是更好的要求了。
越来越感觉到如果语文老师不学吟诵,不学平仄,古诗词的教学就永远是相隔的,根本不懂古人为什么这样写诗,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教会了学生古诗的方法,以后他们拿着一首近体诗或词,也懂得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了,而不仅仅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要知道单凭字面意思去理解,很大可能是曲解了诗人的愿意和情感的。,【五语】《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 ·上一篇:【六语】《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教学反思
- ·下一篇:【六语】《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五语】《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