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上)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上)
随着中国高考改革的呼声日高,出现了两个重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以为高考改革就是取消全国的统一考试,代之以各个大学自主出题考试。其实,高考改革的核心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三合一”的“既认分又认人”的人才评价理念,去改革“只认分不认人”的评价制度。否则,是换汤不换药。第二个误区是,以为自主招生主要是为偏才、怪才提供一个入学的机会。实际上,自主招生的主导思想应该是通过改革“只认分不认人”的评价制度,去弱化目前的高考指挥棒作用,去推动基础的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不仅仅只是录取几个偏才、怪才。
二、“学什么考什么”还是“考什么学什么”
在我国,高考成为教学的指挥棒,基础教育似乎陷入一个“考什么,学什么”的怪圈,恶性循环,不能自拔。那么,如何破解这个充满迷雾的怪圈呢?
考试的功能是什么
一位读者给我来信,
www.nx899.com谈她儿子考不上小学的经历。小峻上幼儿园,当妈妈的没逼孩子学数学和认字。她想让孩子在幼儿园时多玩一些,等到小学再开始学习。谁知,上小学孩子要参加“入学考试”。小峻不懂两位数加减法,也不认字,连什么是考试都不知道。天真的孩子在“试卷”上随意涂鸦一番,总算没交“白”卷。结果学校拒收小峻,理由是成绩没上线。矿矿在美国上小学前,也参加过一次“人学考试”。当时我们毫不知情,开家长会时,老师拿出成绩单,给我们分析矿矿在语言方面所表现的长处和短处。孩子刚来美国,在那个考试中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差距。根据这个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学校专门派了一个英语老师给孩子一个人上小课。一年后,矿矿的英语突飞猛进。
同样的“入学考试”,一个把孩子拒之门外,一个帮孩子找到不足,并设法帮助孩子进步。这两个小小的故事反映出中美教育观念和考试观念的差异。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考试本身只有检测功能,没有淘汰功能。检测只是手段,因为面对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多目的:发现问题,改善之;发现人才,选拔之;发现特长,培养之……当然,也可以包括“择优汰劣”之目的。但那不是考试的功能,考试只显示检测的结果。至于,怎么处理这些结果,与考试功能无关。当我们把“考试”这个教学中“之一的手段”,变成整个教育中的“唯一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就成了淘汰教育,而不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我们的问题是:把检测和淘汰混为一谈,甚至用淘汰来代替检测。如果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潜在的素质都得到全面的发掘;那么,考试就是帮助个人发展的检测工具。当考试异化为择优汰劣的机器,考试就变成了学习的目的,从而造成教育的本末倒置。美国学校考试机制是“学什么,考什么!”中国学校的教学机制是“考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是考试为教育服务。“考什么,学什么”是教育为考试服务。多么触目惊心的考试异化导致的教育异化!
考试不是万能的,只讲考试是万万不能的
许多人以为,美国没有统考,美国孩子考试少。这是一种以为“素质教育不用考试”而产生的误解或曲解。美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年年都至少参加一次全州或全国性的“统考”。矿矿上大学前一共参加过十多种“统考”。
美国的统考可谓多如牛毛,但为什么没有导致应试教育?这些“统考”的目的是检测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便有关教育决策机构、老师和学生,能根据检测的结果,“发现问题,改善之。”每一次孩子参加统考,我们都会收到一份成绩分析表。而且这些成绩表,并不是给你一个干巴巴的成绩完事,而是附有各种图表,帮你一一分析孩子在各个项目中的长处和短处。这些统考基本是“学什么,考什么”,孩子处于完全自然状态,没有考试前的昼夜突击和死记硬背,也没有老师“人为的”复习重点。考的都是孩子平常应该学到的东西,以便更客观地为孩子下一步的学习指出方向。
- ·上一篇:档案袋,语文教学中涌动的生命和希望
- ·下一篇:评价改革:课改务必正视的问题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 ——兼谈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启示(上)》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