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试卷点评(下)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试卷点评(下)
借来的美丽
◇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 罗小伟
藤没有挺拔的身姿,只有弯弯曲曲的绿色;枯树没有生命的色彩,却有高高的躯干。于是,藤借枯树成就自己的挺拔伟岸,而枯树借助藤给自己添加了生命的色彩。“借”往往能成就双方,创造奇迹。
春风借百花实现自己的芬芳,百花借春风实现自己的绽放。于是,我们爱春天,爱它的风,爱它的花。就像我们的祖国,共产党曾经借人民一个稳固的后方,人民则借他们开创光明,于是有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我又想起汉高祖刘邦,以其之力无以及霸王。然而,他善“借”,借得子房,运筹帷幄;借得萧何,安抚天下;留住韩信,借得诸侯群起击项,致使霸王自刎乌江,是“借”成就了他的一世伟业。
时光流过,依稀能听到当年的战鼓声,依稀有一幅金戈铁马的画卷浮现。水泊梁山,这个落难英雄曾经的聚集地。英雄借它安身立命,它借英雄声名远扬。在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年代,梁山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桃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落难的英雄们在这里延续着他们的故事,抵抗着命运的不公。也许我们应该深思桃源,不应该成为他们的精神向往地。我们的社会需要净化,人类的灵魂需要净化。
依稀听到拿破仑指挥三军的坚定与激情。他亦善“借”,借法国成为一代战神、一个傲视一切的皇帝。法国也借他成就了极盛的年代,占据了欧洲的霸主地位。这无论对国家、个人,都是辉煌的奇迹,然而,一切离不开“借”。
我们的诗仙,借酒成千古佳句,酒借他则更享美名。屈原借汨罗江完整了自己的节操,而汨罗江则借屈原名垂青史。如今,我们的祖国处于各方面积极上升的趋势中,全国人民也积极地去努力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更需要借人之长,成己之美。我们需借他国科技,完善我国的国力;借他国教育,改善自己的教育;借他国思想,坚实自己的思想。接下来,我们是一个学习借鉴为主体的过程,但更需要借他国之长,长自己之经验;借他国的失误,避免自己的失误。我们要善“借”,但不能盲目去“借”。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一个更高层次的繁荣和富强。我们的中华民族将向世界展示我们文明古国的生命力。我坚信,这只是我们经历一个“借”的过程之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是梦想。
(原始得分:内容19分+表达18分+发展17分=54分,为文科最高分卷)
【点评】
写“借”能“成就双方”,这一立意不同于一般思维常规,有新颖之处。为说明这一观点,作者调动了较丰富的阅读积累,从自然之物说到社会现象,从历史说到现实,使本文显出内容充实,思想活跃的优点。说理辩证时,论证也较充分。
语言表达瑕瑜互见,有些段落写得相当精美流畅,不乏词采,且见充沛气势。但也有些词句不够准确妥帖,表意断裂,如“完善我国的国力”、“我们是一个学习借鉴为主体的过程”、“我们中华民族将向世界展示我们文明古国的生命力”等等一些划线的句子,都有词未达意之疵。得分似以50分~52分为宜。
- ·上一篇: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试卷点评(上)
- ·下一篇:浙江省宁波市奉化第二中学试卷点评(上)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试卷点评(下)》相关文章
- ›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试卷点评(下)
- ›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试卷点评(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试卷点评(下)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