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思考

对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思考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455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考试作文当然要拉开档次,好的作文题应该能调动起考生的写作冲动,如果理有余,情不足,在审题上设关卡绕弯子,在立意上做文章,有意无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拷问”,显然偏了。因为只有学生有话可说,都能写出文章来,阅卷才有文可评,作文水平才有高下优劣之分。否则,只会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调,致使“高考作文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件”,“套范文,凑名言警句,编家破人亡打动人”,“文章充满了假话﹑大话﹑空话﹑废话”,“惟考是图,考试作文变成了’谋求分数的敲门砖’”!(见2004年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这些看不出学生真实水平的作文怎么可能拉开档次呢?   

 

    作文题目难免空泛,不利于学生抒真情、写真意,何况他们本来就缺少这种能力。须知学生不是为了情感需求而写作,而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功利主义倾向本来较重,考题本身与学生太隔膜而难把握,那么所写作文必然造成假、大、空的新高考“八股文”。媒体每年对此一惊一咋,那是没看到背后的根本原因。

 

    我觉得现在的考试作文,应该回到考查学生的基本功上来——遣词造句的规范,叙事说理的晓畅,表情达意的准确,运用文字的个性和灵性。而不是像现在的作文评分标准要求的那样——在“基础等级”40分和“发展等级”20分的原则下面又分出“内容”﹑“表达”和“特征”三类,这三类下又各自细分有四项,比如“特征”就分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四小项,每一类又各自对应着四个得分等级;后面还有一份长达十二小点的切分扣分的附加说明,尚不包括书写和卷面要求(见2004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作文的60分已经被“评分标准”支解到考生作文的每一个角落了,大到文章立意,小到标点符号字迹书写。假如真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别说王蒙们的作文啦,谁家的大文豪也别想在我们的高考作文上得高分。

 

 &nbs

www.nx899.com

p;  不仅语文如此,据说让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来做我们的高考英语试卷,同样也难以及格。真是笑话!二十多年来我们的高考试题就是这样堂而皇之地为国家选拔人才的。

 

    所以说高考语文既是“指挥棒”又是“锁链”。高考无形中制约了教师个性的张扬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性。高考制度下的中学语文就像龚自珍笔下的梅花已经被“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龚自珍《病梅馆记》语),以求高分:而语文皆病。高考制度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舞姿即便多么优美,也是沉重的,不自由的。在标准化考试中,语文失魂了,落魄了,式微了。

 

    语文考试制度和以这个制度为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削弱甚至忽略了语文更重要的审美性人文性思想性,语文完全混同于理科科目,抽筋剔骨,失掉了血肉只剩下空荡荡的形式,变得索然无味。今天的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严重窒息了这门艺术应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所以要革除这种弊端,建立适应教育要求的语文质量评价体系同样重要。

 

上一页  [1] [2] 

,对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思考

《对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思考》相关文章

tag: 语文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