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

《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130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再次,这首诗还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和叠音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铿锵、婉转,荡漾、促节的细微区别,虽未必尽然,但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确实存在的,叠音词的效果也是一样。它们的效果是造成和谐悦耳、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这首诗有"潇湘"等双声词、"宛转""徘徊"等叠韵词、"滟滟""皎皎""代代""年年" "悠悠""沉沉"等叠音词。另外,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也增添了诗歌和谐婉转的圆润之美,从而达到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变化及变化中的不断回旋,与江水的起伏、月亮的升落、情感的跌宕一起,飞舞在深奥而又神秘的艺术天空。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读这首诗时完全沉浸在一曲清新婉转的音乐声中,而不必费心思考它的意境和哲思。

二、流动变化的圆转之美

诗是文学中的"贵族",是最精练的文学样式。由于受篇幅和文字的限制,它不能也不应像小说和戏剧那样用大量的篇幅来叙写,而是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最深厚的意蕴,这就使得诗歌在叙事、写景和抒情时必须通过时空的跳转来完成。巨大的时空跳转造就了诗歌的流动变化之美,并且这种流动变化不是无规律的,而是寓变化于整齐、在整齐中不断重复。全诗以"江"和"月"统贯,通过远与近、江面与空中、游子与思妇等视角的变化,使诗歌流动跳跃、回环往复。潮的起伏、春的萌动、情的抒写、生命的感悟与宇宙的意识……犹如江水,在月的辉映下静静地流淌,但在这静静的流淌中却涌动着生机与活力。诗歌第一节写的是远景;第二节转为近景描写,并且由近及远、由江面到空中再到陆地;第三节又紧承第二节由陆地到空中、由远及近、由写景到抒情;第四节再紧承第三节,由人生的感慨到宇宙生命的意识……最后又回到游子思妇的离别感伤。时间与空间的流动跳转、叙事结构与抒情线索相互结结、情感抒发与哲理沉思彼此纠缠……反反复复、铺陈渲染,把优美的意境、离别的情怀和朴素的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圆转有致。

同时,这种时空流动变化的"圆形美"还让我们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情感运动的轨迹。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是从游子的角度来抒写的,而后半部分则是从思妇的角度来感叹的。这就突破了一般离别相思诗仅仅从游子或思妇出发进行抒写的单一角度。这种游子思妇诗的时空跳转和情感运动虽然也有天上、人间、地狱和过去、现在、将来的流动跳跃、圆转变化,但毕竟是单线的、自在的,而这首诗分别从男女双方出发进行抒写,不仅游子与思妇各自的写景和抒情前后呼应、圆转自如,而且造成双方情感的交流呼应、循环往复,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情感运动的轨迹是双向的、自觉的,把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情怀抒写得深挚又缠绵。诗中既写了舟子对离人的思念,又写了离人对舟子的情怀;舟子的愁苦因离人的思念而得到呼应,离人的寂寞因舟子的抒怀而得到充实和丰富;舟子情感的抒写侧重于对人生宇宙意识的思索,离人的情感抒写侧重于 对离别相恩情怀的表达。二者互相烘托,使各自的情感抒写和哲理思索得到充实和拓展,真挚感人、深邃绵邈。

这种流动变化的圆转之美也体现在整首诗的抒情结构上。整篇由月贯串始终,由月出("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升("皎皎空中孤月轮")到月降("江潭落月复西斜")、月落(落月摇情满江树),在时间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循环。这是一个时间的循环,也是一个生命的循环,更是一个宇宙的大循环。

www.nx899.com

整首诗以此来结构全篇,自然流畅、完备圆满。在月光的朗照下各种景物在空间上依次展开,或游子或思妇,或江水或明月,忽远忽近、忽上忽下,在展开的过程中又不断跌岩回旋,并且通过复叠咏叹、偶句反复和蝉联等艺术手法,使整首诗的抒情结构自然浑成、流转自如。

三、含蓄蕴藉的圆融之美

如前所述,圆形是圆满的、自足的。它力避简单直接、锋芒毕露。它是一个活的生命、一个美的世界。它甚至不需要向他人诉说什么,只是按照自已的轨迹运行,一切全凭读者去感受,所以造成了审美意蕴上的含蓄不尽的圆融之美。含蓄,可以说是我国文学乃至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美。关于含蓄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如钟嵘的"滋味"、刘勰的“隐秀”、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的"兴趣"……这种含蓄之美实际上就是"圆美"的美学思想在诗歌意蕴上的体现。

《春江花月夜》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关于宇宙的哲理思考、关于人生的现实感叹、关于离别的情感抒写。时间上以月的起落、水的流逝为标志,透露出对时间、生命的感悟:空间上以景的展开、视角的变换为切入口,昭示了对宇宙天地的思考;情感上以舟子和离人的传达、应和为范式,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和困惑。整首诗犹如三个圆:宇宙意识、生命感悟、离别情怀,在月的朗照和潮的起伏中不断跳动流转,有时各自为阵,有时相互交错,有时相互重叠。每个圆的内部、圆与圆之间,自然运转、相互联系。有关宇宙的哲理思考因人生的感叹、离别的抒写得以落实,相思之苦的情感抒写因人生的感叹、宇宙的思考得以扩展和升华。由一般的游子思妇的情感抒写上升到对人生、字宙的哲理思考,这是诗人的匠心独运,也是这首诗从众多游子思妇诗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诗歌的抒写从个体到群体、由人生到宇宙、由宇宙再回到爱情,循环不已,以至无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

《《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相关文章

tag: 艺术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