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12-20 17:26:02  浏览次数:576次  栏目:科学历史反思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引铁”、“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等探究过程,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并在科学探究中形成了科学概念,掌握了探究方法,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课教学的特点主要在:
   1、课堂调控手段较好。
在本节课中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从小游戏“钓鱼”入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后在每一次分组实验时用音乐来调控,这种效果比教师口头指挥更有效,分发材料前,要求每组来领新材料时必须把原材料整理好了才可以换,既很好地完成了课堂的组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2、注重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科学是学生有效进行科学学习、形成良好科学素养的前提,对于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本课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渗透。如:探究前要求学生说说怎么做,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知道做实验前先要有实验计划。又如:温馨提示中要求学生要及时记录,并想想如何在实验后进行汇报等;还有“听到音乐后马上停止实验”、“用完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对学生良好习惯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等。这些都对学生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学材料具有结构性。
本节课中材料准备既“足”又“精”,每一种材料都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而精心准备的。
        比如:第一个实验为学生准备了10种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学生通过小组探究了解了身边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很好地落实了科科学学概念目标1和探究目标。在进行第二个实验中又准备了学生常用的硬币、饮料罐和水笔,让学生检测。3种硬币2个可以被磁铁吸引,1个不能,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特别是在检测旺旺易拉罐和水笔时,学生对这2种物体的每一个面,每一个零件进行了检测,发现很多物体的各个部分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使学生懂得了观察物体应全面和细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最后一个实验中,让学生检测不同材料隔在磁铁和回形针中间会不会影响磁铁的性质,我特意给一个组的木板特别厚,结果别的组都能吸引,他们不能,引起学生关注和争议。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比较发现一个磁铁它的磁性是一定的,当中间阻隔物太厚时,它的磁性就不足以吸引另外一边的回形针了。
当然,课无完课,我觉得在这节课中,还有许多待改进的方面:
  1、课的导入节奏有点快,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钓鱼的游戏比较吸引学生,但学生还没完全被吸引进来,这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一些影响。在课引入中一定要让学生准备好了,特别是思维集中时再进行。
  2、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实验前的猜测阶段,不需要学生进行全班的公开猜测。可以让各组同学记录在自己组的记录纸上,然后进行实验验证。这样使学生在验证实验中会表现得更主动、更具成就感,对学生来是说印象会更深刻。像现在这样公开猜测,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一种“从众”心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tag: 教学   科学历史反思,科学历史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科学历史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