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周作人的“汉奸”问题
也谈周作人的“汉奸”问题
正被
周作人为汉奸一事,似乎已是定论,虽然也有人甚至找出《毛泽东全集》的某卷某个注释为证,认为共产党似乎并不想将其一棍打死。但是我却始终认为在目前状况下——很多资料多还没能被见的情况下——任何谈论周作人是否汉奸都只能是写作者自己就可见的稀少的资料作出的主观想象。但是既然
说法之一:周作人在汪伪政府任伪职时的言行并“不特殊”,所以周作人也不会是一个特殊的汉奸。的确,
说法之二:周作人虽一向标榜“不辨解”,但他辩解得并不少,简直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可是,或
上文说过,不论怎样,周作人出任伪职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此中缘由,前人已经从许多角度提出过各自的看法,各人的说法似乎都有理又似乎都只是对自己内心预设答案的反推,因此我不想评说什么。我也仅仅是作出我自己的推测。
我认为周作人出任伪职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他身处北平;汤尔和、汪精卫的影响(或说是对这二人的信任,我们不能评说这种信任的对和错,因为在当事者信任就是一种事实);对蒋介石政府的失望。正是他身处北平,使得他有机会被拉下水(当然,也不一定是被拉),但对蒋介石政府的失望是他不南下的原因之一,而对蒋政府的失望又促使他倒向汤和汪。因此这三个原因又是互相交错的。具体来讲:
首先,周作人身处北平。周作人不南下,原因是复杂的,但并不难推测(当然,也仅是推测而已)。我想根本原因是周作人对日本人的过于天真的估计。他从自己对日本人的了解和情谊出发,认为后者是不会为难自己的。周作人从不掩饰自己对日本文学的赞赏,对民间日本人的优雅、素朴的生活方式和浓浓的美感与生命感的欣赏,他还和许多日本文学界人士保持很好的交往,他的妻子也是日本人。这一切都使得他认为自己可以平稳地呆在苦雨斋里喝茶、看书。如果你要谴责他面对国家危亡,却只考虑自己,当然是可以的。这种谴责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说,是对的;但是从个体角度而言,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要他不伤害到他人(正是对他之后的选择后果有疑问,后人才会这么长久地关注他的“汉奸”问题),旁人似乎也很难有权利说三道四的。除了对日本人的过于天真的估计之外,不南下的原因可能还有周作人是一个很贵族气的人,虽然他也似乎——这里的“似乎”是表示否定,这一点我曾有过专门论述——曾经那样推崇过平民精神。周作人需要贵族式的悠然,对吃穿住行也一直都有较高要求,南下的漂泊与逃命式的慌乱是他不愿意面对的,而北平的凝重、雍容等城市性格又正好和他本人相契合。
- ·上一篇:《迢迢牵牛星》注释献疑
- ·下一篇:访问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
《也谈周作人的“汉奸”问题》相关文章
- › 也谈周作人的“汉奸”问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也谈周作人的“汉奸”问题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