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美国高考(上)
近看美国高考(上)
我想,高二的 PSAT,大概不会像初二那样不当一回事吧。
出我所料,矿矿就读的私立高中,根本没把 PSAT当回事。事前不组织学生准备,连必要的提醒也没有。问矿矿,一问三摇头;叫他去问老师,老师竟然也一问三不知。要命的是,考试提前两天进行,也没有一个正式的通知。
既然学校不重视,我以为不过是拳手登场前“抱拳拜四方”一类的亮相动作而已。因为,这种 PSAT到了高三,还得考一次。
考完试后,我们也就忘了这件事。结果,到了第二年大约是二三月份,矿矿开始陆陆续续收到许多大学招生办公室寄来的信件和材料,其中包括所谓的新“常春藤”和老“常春藤联盟”名牌学校的来信。
其实,矿矿这次的 PSAT成绩并不好,在120万考生中的排座次,尚未达到98%的优异档次。 PSAT成绩越好的学生,得到名牌大学的来信越多, PSAT成绩差的学生,在高二阶段,恐怕根本无“校”问津。
我发现,美国学校考试前的准备阶段非常短,甚至根本就没有。相反,中国学校考试前的准备阶段非常长。中国的“高考”,让高中生用高三这整整1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而美国大多数学校在 SAT“高考”来临前,在学校每月例行简报中提醒一声而已。不利用任何课时、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准备考试。
不知从几年级开始,我就发现矿矿在每一次大考之前几乎从来不复习功课。即便 P SAT、SAT这样重大的考试也是如此。考 S AT之前,妻子专门到书店为矿矿买了一套 S AT的复习材料。谁知,矿矿一看这些材料就不高兴了,他说:“你们又说反对中国的‘高考’,这种做法和国内的搞法又有什么两样?”
妻子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争论。妻子认为:要考试就一定要复习,复习不好就考不好。矿矿则认为:考试就是考试,考得怎么样,取决于你平常的积累和理解。过分的复习等于作bi,等于投机取巧。
这种“理论”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简直是格格不入。孩子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仔细地回想孩子在美国小学、中学的求学经历,我发现矿矿的这种想法产生于他所经历的美国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矿矿身经百“考”,但每一次全国性的或全州性的“统考”之前,我们这些当家长都全然不知。几乎都是拿到孩子的成绩后,才知道他又参加过一次大考。
到了中学也是如此,美国中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要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资格考试。我们也是在矿矿上了高中后才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没有参加考试的孩子准备参加考试,这时才知道矿矿早已通过这个重要的考试。高二、高三的“高考预考”,高三的“高考”,学校都没有专门发通知,也没有给孩子任何复习的时间。课照上,试照考,球照打,舞照跳———一切如常,全然没有国内的“工地停工”,“禁止噪音”一类的殊死搏斗的临战状态。
没有复习的考试,考的是什么?矿矿说考的是你平常学习的积累,考的是你真正理解的东西。可有复习的考试,考的又是什么呢?
我不完全赞成矿矿的说法。正常的复习,当然同投机取巧完全是两回事。复习是练习的过程,是熟悉的过程,记忆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但是,把复习变成反反复复的重复练习时,就是“过分复习”。这种“过分复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就像体操运动员那样,反复地练同一个动作直到熟能生巧。考数学、考物理、考化学,人们可以像运动员那样,在复习时反反复复地练同一种东西,直到有把握在考试的有限时间里能运用自如。考语文、考作文行不行?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人也可以做到。但我还是要问一句,这样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很简单,为了不被考试“淘汰”。于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
美国ETS考试公司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生能在“托福”考试、 GRE考试中得满分。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用考题反复做练习是取巧,乃至作bi行为。显然,用美国人的思维确实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考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近看美国高考(上)- ·上一篇:2017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语文
- ·下一篇:近看美国高考(下)
《近看美国高考(上)》相关文章
- › 近看美国高考[评论]
- › 近看美国高考(下)
- › 近看美国高考(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近看美国高考(上)
tag: 美国高考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