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该多样化、市场化

高考应该多样化、市场化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651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广阔天地
    没有统考的束缚,考试公司有着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在竞争压力和社会需
要的驱动下,考试公司可以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如下尝试:
    科目分化:大大超越文理之分和“3+X”,如专门针对医学、农业、建筑、
法律、气象、管理等的考试。许多偏科,如古汉语、小种外语、军事、考古也可
以得到专门的考试。
    科目聚合:出现各种组合性考试,以测试考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如理科
大综合,考古大综合,军事大综合,等等。
    层次分化:如专门针对一流大学重点院系的考试,其知识深度、问题复杂度
都要明显超过针对普通院系的。
    考试时间分化:不局限于目前的两个半小时,可以半天甚至几天。
    动手动口能力:目前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差,跟动手动口能力得不到高考认可
有密切关系。许多少年宫这方面的活动曾经很热门,现在都冷清了。音乐、体育、
美术从来都是考实际能力的。音体美可以,其他科目也可以。
    非常规考试:如心理测验,智商测试,创造型思维、演讲能力、兴趣倾向测
试,等等。
    同一家考试公司可以在同一科目有几种不同格调的考试产品。
    当然,这些尝试“发散”到什么程度,决定于社会需要、实施成本、考生承
受能力和社会支持程度。最佳平衡点,应该让市场去找到,而不是由专家或政府
部门来确定。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多样化的每一项都只照顾了少数学生。实际上,一个社
会的创造力,主要来源于这些与众不同的学生,因为,创造,就是要与众不同。
在真正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是由无数“少数”构成的,均匀的“多数”将不复
存在。
    考试公司在考试内容以外的其他方面也会竞争和分化:
    ——在区域覆盖上,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的;
    ——在学科覆盖上,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科性的;
    ——在性能价格比,可以以价格取胜,也可以以质量取胜;
    ——在变化特征上,可以保持稳定,具有长期可比性;也可以灵活多变,不
断创新;
    ——在市场开拓方面,可以走出单纯高考,可以发展中小学考试、大学考试、
研究生考试,可以发展职业考试,可以走向世界。
    考试服务公司也同样有着广阔的天地。
更多理由
    一、素质教育要求高考多样化、市场化
    大家都赞成素质教育,但对于学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掌握什么知识,发展
什么能力却往往众说纷纭。
    想象丰富是素质,能记善背也是素质;出口成章是素质,心灵手巧也是素质;
反应灵敏是素质,慢工出细活也是素质;随机应变是素质,坚韧持久也是素质;
abcd是知识,蟋蟀螳螂也是知识,操纵计算机是能力,解剖癞蛤蟆也是能力……
    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对素质、知识、能力作什么人为的规定。让社会需要通
过市场机制来决定其内容和配比。本来,人们能力各异,兴趣各异,条件各异,
而社会需要也高度多样且随时间变化,连接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考试也应该多
种多样。
    用统考检验素质,等同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统考无法实现对高度多样
化的素质、知识、能力的认可,无法对高度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负责。
    二、教育改革需要高考多样化、市场化
    高考的多样化、市场化极大地有利于高考自身的改革优化。这是因为:
    1.多个改革尝试可以同时并行;
    2.改革的起动规模可以很小,可以化突变为渐变,起动阻力很小;
    3.参与改革是自愿的,这有利于让最适合参与的考生和高校参与,有利于
提高成功率,降低副作用;
    4.优胜劣汰少受权力影响;
    5.竞争的压力是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动力。
    高考的多样化、市场化给中小学教育的创新开了绿灯。中小学的教育创新实
践,如果得不到高考的认可,其结果必然失败。在市场机制下,中小学教育改革
就少了高考顾忌,因为高考会主动跟踪,因而将会极大地调动中小学在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上创新的积极性。高考公司为了扩展产品,还会主动创新中小学教育,
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
    高考的多样化、市场化也给大学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方便,给不同招生理念的
竞争带来了可能。比如,A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可以是“英才基础” 500分,“良
才基础” 400分;而B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可以是“英才基础”

www.nx899.com

400分,“良才基
础” 500分;C大学的可能要求“英才语文”和“良才数学”。
横向比较
    一、各省市独立考试方案
    此方案只是化全国垄断为区域垄断,对于具体的考生和高校来说,它并没有提供选择,因而也就无所谓选择的多样化,无所谓竞争和淘汰。
    二、各高校独立考试方案
    此方案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来说,可以是一个与考试公司制并存的方案,也可以成为一个过渡方案。但由于其不能产生规模效益,无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不
能成为主流方案。
平等保证
    反对改革者认为,虽然全国统考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但它毕竟保证了分数面
前人人平等。如果让考试市场化,在今天中国的现实状况下,将毁掉中国唯一的
一块净土。
    今天的高考实际上也没有成为净土,高考舞弊的现象年年都有。政府主持的
高考靠的是政府办事人员、政府管理制度和社会制裁机制。公司主持的高考所依
靠的,除了公司办事人员、公司管理制度和社会制裁机制以外,还有市场竞争所
带来的优胜劣汰。一个泄漏考题的考试公司会丢失它的客户——高校,一个考场
作bi的服务公司会丢失它的客户——考试公司。在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和服务行业,
事实充分证明了市场的自洁能力,而面对种种影响市场发挥自洁作用的因素的最
好方法,不是回避它们,而是克服它们。
    实际上,不同省市之间的巨大录取分差每年都在提醒全国人民,分数面前从
来不是人人平等。
    从另一个方面看,对于不同的人用同样的考试来衡量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考应该多样化、市场化

《高考应该多样化、市场化》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