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
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人们或期待,或质疑。记者近日围绕着高考改革问题采访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几所高校的负责人。
高考:见分不见人的选拔?
“良好的生源是办学成功的一半”,上海交通大学分管教学、招生的副校长印杰打了个比方,“如果将大学比喻成一个工厂,招生就像工厂选购材料一样,没有良好的原材料,怎能指望工厂生产出好的产品?工厂要有特色,才能打造品牌。同样道理,国家帮学校‘采购’完成‘选材’过程,这是不科学的。一流大学更应注重多元化,否则特色和品牌无从谈起。”
我国现行高考录取原则简单说是“三步走”——先分数优先,接着志愿优先,再分数优先。即首先定出录取分数线,一分之差可决定考生是进重点一本,还是二本;接着,同一批次学校第一志愿优先录取,未招满时,第二志愿才纳入学校考虑范围(一般这种情况可忽略不计);最后,填报同一志愿的学生中,学校又按分数高低进行录取,直到录满为止。
高考利用“刚性”的分数和志愿,完成了几乎所有高校的人才选拔。考生往往因一分之差,一志愿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印杰说,“唯分数论”的学生培养模式导致的后果是过分强调培养学生追求标准答案的能力。他以政治考试为例说,很难想像,高考中的主观政治问答题均有标准答案,为了更靠近标准答案以得高分,考生们纷纷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全部答满试卷,哪怕毫无逻辑、甚至前后矛盾。原因只有一个:学生只想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让阅卷老师找出尽可能多的接近标准答案的“得分点”。
印杰认为,创新的动力在于不断提问,过分强调标准答案等于抹杀学生的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答题机器”。
“以往,学生通过高考,按分数高低,被‘划拨’到各高校,很少考虑到学校的需求,而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生源,所谓一流的生源,就是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优秀学生,而不是光分数高的学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说。
不少人指出:由于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高考多多少少依然在中国社会扮演着“社会分工”的角色,甚至成了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虽然高考带来的弊病很多,但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比高考更公平、更不易受干扰的办法来遴选人才。
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说,对一流大学而言,“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重点高校应有适当权力选拔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材料”,国际上大凡一流大学,没有一所不是自主招生的。“中国地区发展失衡,高校自主招生不可能大面积铺开,但一些经济
www.nx899.com相对发达、高等教育入学率和诚信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可以实施小范围试点,探索和积累自主招生的经验。”
高考:素质教育的天敌?
目前,素质教育迟滞不前、应试教育势头却依然强劲,不少人认为,高考一天不改,素质教育就一天难以前行,甚至有言论表示“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取消高考”。
“高考指挥棒影响素质教育的发展,但高考本身并不是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分数至上的选拔录取手段才是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姒健敏说,改革现有的高校招生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制度,是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姒健敏说,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还要有提倡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中国东西部差异大,西部落后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身处更糟糕的教育环境中,却要在高考中以最高分数来换取改变命运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对他们谈素质教育可能是非常奢侈的。”
- ·上一篇:被异化的考试
- ·下一篇:档案袋,语文教学中涌动的生命和希望
《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相关文章
- › 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