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

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874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大良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其实是教育思想的区别,而不是教育方法上的不同,不能简单地说“搞面试就是素质教育、搞笔试就是应试教育”,“笔试照样能考出素质来,但考什么、怎么考很重要,不能过于强调标准答案”。

  张大良说,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是将考试和面试两者相结合,大学自主招生与全国统一考试相结合,但无论哪种选拔方式,考试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即使他们经济发展程度较高、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不过,有一点大有区别:世界发达国家的升学考试成绩(联考、会考、高考成绩等)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如“托福”(TOEFL)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可以是两年,GRE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可达5年,而我们全国的高考成绩使用期限还不到一个月。

  高考:选拔制度何去何从?

  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可谓年年有新招:在考试组织上,2004年有11个省市开始在高考中实施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改革;在考试内容上,有“3+X”科目设置方案;在考试时间上,有了春季、秋季两次考试;目前,全国53所高校享受着所谓的5%“招生自主权”。

  然而,这些高考改革“新招”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我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我国高考选拔制度将何去何从?

  张大良表示,中国作为高等教育大国,考试人口众多,为保障公平,全国高考不可能轻易取消

www.nx899.com

,但公平不能以“抹杀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当下,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有能力走上自主招生之路,不过,国内一流高校完全可以探索走“自主招生”这条路,且形式可以多样。

  印杰认为,此次复旦、上海交大“面试”选拔模式,尚属于小范围试点。因受地域招生数量和实施“面试”招生的学校数量的限制,“面试”选拔暂时很难在全国推广。例如,上海交大欲在江苏招生35个人,却引来了35万人的面试报名,这样筛选材料、笔试、面试等诸多环节下来,高考招生成本将非常之高。如此大范围中挑选区区几十个人,以概率来算,录取准确率也会大大下降,如果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同等水平的高校联合“面试”招生,可能更具操作性,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招生成本,一方面考生也可以避免连续面试而带来的压力。

  姒健敏说,因为各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不一致,培养学生的思路也各有特点,高校“分类选拔”是必然趋势,不同类别的高校,应在选拔方式上适当区别对待。

  他介绍了所谓“分类选拔”的一些思路:对高职院校而言,可让少部分考生,通过标准化考试,或者高中毕业考试,不用参加高考,申请直接入读;对名牌大学而言,可让少部分考生参加高考或标准化考试,并配以适当的面试,尽量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来“不拘一格录人才”,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可更多地挑选创新型人才;对一般高校而言,大部分考生可主要通过高考考试分数进行选拔。

  张大良认为,为了减轻集中高考给学生带来的重负,也可实施多种不同层次的高考,诸如一年内举办全国统一高考、重点大学联考、地区高考等,考生可以选择参加任何种类的考试,并用他认为最满意的一次考试成绩,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

  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学生提供的参加不同层次高考的成绩、中学的表现、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成绩等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录取。理想的状态是: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学校也可以提供学生不同的机会选择,最终让学生和学校进行合理双向选择。

 

上一页  [1] [2] 

,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

《复旦、上交大等名校校长评析当今高考改革》相关文章

tag: 名校  复旦  上交大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