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957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魏霄:

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不在场的,在场的每一个人不过都是他的奴隶,都是在诠释这个不在场的“他”的存在,并通过毁灭自身来显示“他”的威力,曲折地表达作者对“他”的一种憧憬与恐惧。“他”就是曹禺自己也解释不清楚的“对一种莫名力量的恐惧”的那种“力量”。

《雷雨》处处都是在表示这种“莫名的力量”,正是这种“莫名的力量”推动了并主宰着整个戏剧情节的发展,去掉这种“莫名的力量”,《雷雨》的情节实在不过是对乱lun关系的描绘以迎合观众猎奇的心理。周萍与繁漪完全可以看作是希腊神话中美狄亚悲剧人物的中国版,而周萍与四凤的关系也没有脱离旧小说中“公子丫环”的模式。正是作者在情节上加以这种“莫名的力量”的控制,从而使整部戏剧摆脱庸俗的巢臼,使人们在欣赏它的时候不只是欣赏具体的情节,更重要的是与作者对生命对这种力量发生终极追问的紧紧跟随,这就是《雷雨》的巨大魅力。可见,这个“莫名的力量”是《雷雨》之所以为《雷雨》的原因,应是理所当然的主角。

聂宇婷:

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有不安分灵魂”的繁漪。理由如下:

首先,繁漪具有鲜明的“雷雨”的性格,极端、彻底,敢爱敢恨,具有那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的“蛮力”。她与作家刻意设置的背景环境始终是相通的。从一出场时“喘不过气来”的郁热和压抑,到最后的不顾一切的“报复”,一种“雷雨”式的渲泄,她的态度始终是与作品的气氛一致。繁漪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处在矛盾的中心,是她引出了侍萍,又是因为她使周萍、四凤走上绝路。她的力量,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作者追求的。同时,繁漪的复杂、独特的形象使她具备成为主人公的条件。她的性格是两个方向上的极端:极端的压抑与极端的报复相结合,这种逼到绝路的忍无可忍,正是我们民族的柔弱性格中潜在蛮力的代表。同时,她又没有力量改变一切,最后还是在“宇宙这口绝望的井”中挣扎,在命运的悲剧中不能拯救自己,这就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与深刻度。

吴舒洁:

对于《雷雨》这样一部批判与冥想交织的作品,似乎不应套用惯常的主人公——主题的分析方法。《雷雨》中现实的人物没有一个能称得上主人公。《雷雨》真正的主人公就是“命运”。在《雷雨》中,“命运”化为一个隐身的主角无处不在,它参与、制造着剧中人物与情节的发展。繁漪是最“雷雨”的一个人,不可知的力量在繁漪的性格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剧中其他人物也无不体现着一种生命深处的受欲望控制的性格。在鲁侍萍与周朴园见面时,鲁侍萍说到:“是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里“命运”第一次现身,在剧情发展中却不显突兀。到最后悲剧的产生过程中,“命运”又隐身为一次次巧合的制造者。

吴向廷:

我认为曹禺《雷雨》的主人公是繁漪。繁漪便是“雷雨”。繁漪,繁,多也,漪,水之纹也。繁漪便是猛浪,便是永不宁静的水,便是荡涤一切的“雷雨”。她的痛苦最深,而渴望又最强,所以爆发得最疾,最猛,就象雷雨。她是线索。她的愤激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王莹:

《雷雨》中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位置以及互相之间错综的关系,反而不易发觉谁才是剧中的主人公。我想,这也许正是作者的用意,他设置了一个虽未出场却始终控制着情节的跌宕起伏的主人公——雷雨!

狂暴的雷雨正象征着拥有巨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相关文章

tag: 主人公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