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里的塾师——我们的同行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里的塾师——我们的同行寿镜吾先生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448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虽然私塾与现代教育不是一个概念,但我们大致上还是可以说,寿先生也是教语文的,算我们的同行。

和这位同行相比较,不用说人品,即使单从语文教学的专业角度,一百多年前的寿先生恐怕也够我们惭愧一大阵的。

寿先生的教育行为比我们现在的做法更接近素质教育。

寿先生反对以学识谋取功名。他不搞应试,不搞评比排队,那么他的任务是什么?只是提高学生素质而已。这才是非短期行为的、不急功近利的、不求“业绩”的、名副其实的“教育”。

从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来看,寿先生很少搞“管理”,这当然与私塾人数少有关,但是我们看得出,寿先生绝不像今日老师这样迷信“纪律”。

我们还看到,学生各自读的书是不一样的,这跟我们现在的“齐诵”呈鲜明的对照。当然这与私塾孩子年龄参差不齐有关,但是私塾更重视个别辅导,不搞“一刀切”却是事实。寿老先生的办法,比我们现在“工业化生产”更符合孔夫子“因材施教”的原则。

最值的注意的是寿先生的自我定位。从鲁迅的描写来看,寿先生绝不是一个只会监督别人读书的人,他在课堂上,首先是一位读书者,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居然可以忘记学生的存在,旁若无人地摇头晃脑地读书,说明读书比教书更使他钟情,或者说,自己读书和教学生读书对他来说是浑然一体的事情。请问现在的语文教师有几个能达到此种境界?我们的语老师许多人自己根本就不爱读书,他们唯一爱干的事情是逼学生读书,也就是说,他们干的恰好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的事情。难怪他们的形象日益接近监工,而学生越来越厌学。你不喜欢的让我干,我能起劲吗?寿先生忘情地读书,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今日卖力的“监工者”。鲁迅当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寿先生爱读书的真诚态度给鲁迅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领,这比传递知识更重要。

寿先生的语文教学不是现代的,不是科学的,我们今日不能照搬,但是其中值得我们继承的东西不少。

 

,三味书屋里的塾师——我们的同行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里的塾师——我们的同行寿镜吾先生》相关文章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