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资料:王家新批判
《在山的那边》资料:王家新批判
今天呵,我竟没想到
一个幼时的意念却扎下了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萎的心灵
臧棣说,诗歌是一种慢。对于王家新而言,信念不仅是一种慢,它更是一种痛,痛并快乐着的“痛”。这完全可以看着是“我”的成长史。在这个
www.nx899.com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只是为着心中的海!一座座山都被踩在了脚下,但是海呢?依然不见踪影。显然,这时的山已不是山,而海也不是海了,山与海是作为现实与理想而存在的,并且时时处于对立之中。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朋友呵,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山顶
而在这道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这一节说教的味浓了些,也俨然是一个光明的尾巴,但是我们看到,“我”在见到海时的兴奋。王家新也不再受山的阻碍了,他要在海里自由自在地畅游了。
这首写于1979年的诗,在《王家新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7,下同)中,被放在第一首,也足见作者对它的重视。我不知道本诗是不是对北岛的《迷途》的回应?因为北岛写了《一切》后,舒婷写了《这也是一切》。当时,在北京的北岛可能见过太多的湖,湖再大,也是有限的,所以他只能看到“那深不可测的眼睛”。王家新生长在湖北的山区,突围的感觉必然强烈,所以他以海为信念,他看到的自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这时,王家新正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此时朦胧诗正以强有力的冲击波而引人注目。王家新也加入到朦胧诗的合唱之中,因此我相信这首诗便有了寓意。在字面意义上的对大海的向往和有关海的信念,只是其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为了实现理想,要不畏惧一切困难,这是语文教科书的讲法,一般人都能领会得到的,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也只需要了解到这两个层面的意思就足够了;如果我们联系到对文化或文明的讨论,便不难得出大山象征着什么了!很明显,山指向了中国传统文化(文明),海则指向了海洋文化(文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进入大学并开始写作的人,对当时所接触到的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心境,大多会有同样的喜悦,而且发自内心。这是第三层意思;我们似乎明白了王家新及“知识分子写作”为什么仍然会对中国诗歌传统不屑一顾,并仅以西方诗歌为宗的原因。因为“妈妈”除了能给“我”提供山那边是海的信息外,就什么也不能提供了。而“妈妈”所在的山中,更是没有什么东西,贫穷并贫血。一个很有意味的话题,便是这首诗关于寻找的主题,这是第四层意思:既然从“妈妈”处已找不到所需的东西,当然要离“妈妈”而去了。王家新后来的写作更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证据。不过他找到的不是“母亲”,而是“父亲”,这个“父亲”正是——帕斯捷尔纳克!所以,王家新有着浓厚的帕斯捷尔纳克情结也就一点不足为怪了。
- ·上一篇:复观杨荫榆——回忆我的姑母
- ·下一篇:三味书屋里的塾师——我们的同行寿镜吾先生
《《在山的那边》资料:王家新批判》相关文章
- › 《在山的那边》资料:王家新批判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山的那边》资料:王家新批判
tag: 资料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