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里的塾师——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里的塾师——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
大概吴越是山水鱼米之乡,读书人家里若有些小的产业,不至于过不去、非要去当官不可。再加上清朝政治混乱,
二、鲁迅一生对
三味书屋只收学生八个,而且非常严格,要经熟人介绍,
寿宁先生曾回忆:“鲁迅每年春节前,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我祖父写‘拜年信’,都是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下具‘受业周树人顿首百拜’之类的话。”
1926年鲁迅写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寿镜吾还健在,但已是77岁的暮年老人了。
因此,鲁迅不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三味书屋生活的痛苦,更不可能讽刺一位当时还在世的他一生都非常敬重的恩师。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丝毫没有批判
1、从情感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的情感是一致的。
过去我们常常将本文的主题理解成是鲁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揭示与批判,认为作者在文中深刻地揭示、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束缚与迫害。在这样的视野中,文中写的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被认为是作者有意进行的童趣和枯燥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快乐和痛苦两种不同情感的对比。其实,这是对作品严重错误的解读。
一切文学皆人学。分析作品,我们首先要研究作者和作者所处的环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当时鲁迅已经46岁。而此时年轻的女学生许广平走进了她的生活,两人不久就碰撞出爱情的火花。面对这种感情,鲁迅曾一度不安,但不久还是坠入热恋的爱河。对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往的分析和解读中,恰恰忽视了这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他又有一个特殊的隐含读者——当时正与鲁迅热恋的许广平。
联系鲁迅当时生活背景,我们不难分析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写给自己挚爱的女人许广平看的,是一个男人写给自己恋人的絮语,是46岁的鲁迅清理自己的人生历程、消除内心苦闷的一种情感释放与心灵慰籍的文字。文中的叙述情感是统一的,无论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作者都是以一种愉快与诗意的语调,叙述自己小时侯读书生涯的趣事,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欢快、温馨的情感,而非我们过去理解的文中有两种情感——快乐与痛苦。
- ·上一篇:一些国家小学口头作文教学介绍
- ·下一篇:曹文轩:作文与“自己的”生活
《三味书屋里的塾师——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相关文章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 › 三味书屋里的塾师——我们的同行寿镜吾先生
- › 三味书屋里的塾师——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
- › 2《三味书屋》|人教版
- ›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示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味书屋里的塾师——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