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木叶”

也说“木叶”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629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比如谢庄《月赋》中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中的“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王褒《渡河北》中的“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等等。还娓娓动听地论述了古代诗歌里不用“树叶”只用“木叶”的原因。真是别出心裁、妙笔生花啊!若古代诗人泉下有知,他们听了先生的高论也会受益匪浅的。

为什么古诗中爱用“木叶”呢?先生的见解有二:一是“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使读者更多地想到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二是“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

先生对古典诗歌的熟悉,联想的丰富以及推理的精妙,我是很佩服的,但是,我以为本文有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之嫌。

其实,古诗中常用“木叶”而少用“树叶”的原因非常简单——

 “木”是象形字,是木本植物的统称,名词。如《诗经·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管子·修权》“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因此,古人说的“木”就等于今人说的“树”,古人说的“木叶”就等于今人说的“树叶”。

而“树”(樹)本义是个会意字,是“种”“植”的意思,是个动词。如《诗经·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淮南子·原道》“夫萍树根水上,木树根于土”。所以,你硬要古人把“木叶”说成“树叶”,就等于让古人把树叶说成“种植树叶”,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于林先生说的,在古代“树”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这种观点我也不敢苟同。因为这两个例子都来自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也就是说,这里的“树”只是楚地的方言,怎么能说“常见”呢?就像“小姐”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指“大家闺秀”,这才是常见的称呼。而你不能根据现代人的习惯,硬说古人把娼妓叫做“小姐”是常见的——虽然某些文人骚客在诗文中也这样称呼过!

再说,“嘉树”“桂树”中的“树”都在词的后面作宾语,就是在古代人们也不会发生误解,只能把它们理解成名词,决不会理解成“种植嘉”“种植桂”。而把“木叶”说成“树叶”就会发生意义上的混乱,因为把“树”这个动词放在词语前面了,这正是古人最习惯的用法。他们再浪漫,也决不会在诗歌这种高雅的艺术里“种植树叶”的。(至于“树”后来由动词演变成名词的问题,则另当别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古人用“木叶”不用“树叶”本是个常识性的问题,先生作为大学教授应该比谁都清楚。但他却引经据典,不惜洋洋洒洒数千言,才阐明了“木叶”这个千锤百炼的意象的妙处,认为古代诗人这种完美的创造,“才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因此《说“木叶”》才被那些专家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而我三言两语就说明了“木叶”不是杰作,只是古人的平常词语。我就像安徒生笔下那个说国王没穿衣服的孩子一样,真是大煞风景!不但坏了先生的“好事”,也坏了那些编纂教材的专家们的“好事”。所以,此文永远也不会编进中学《语文》课本里去!

,也说“木叶”

《也说“木叶”》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