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高考作文不该有的导向
虚无:高考作文不该有的导向
形式永远服务于内容。上面这段文字,写得洋洋洒洒、跨度高远,竭尽纵横之能事,从海德格尔的精神到庄子的名言,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吟咏到五
这里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堆砌材料,语言花哨,以华美的辞藻、空泛的抒情掩盖思考的肤浅和内容的苍白,是目前许多高考作文的通病,即使是满分作文,往往也不能避免,这同样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深沉的做作导致了情感的虚无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记忆犹新, 1998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战胜脆弱"跟所有作文题-样,出题的目的本来是检测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出人意料的是,它还附带检测出了学生作文的诚信度,而且学生作文诚信的问题还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影响。因为那一年有太多的学生写到了自己的伤残、父母双亡或离异,并且有一部分学生还通过 自己作文的"矫情"欺骗了阅卷教 师!为此,国家考试中心在考试说明中增加了"感情真挚"这→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通常我们都说作文要"我手写我心",也就是说,在作文中要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自己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就是要处处都闪现作者"我"的 影子,并且要让别人也能够通过文章的语言感受到文中所表达的确实是"我"的思想、"我"的观点、 "我"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目前的状况却是,很多学生不愿意披露自己的内心,不愿意把自己所思所想暴露在他人面前,而是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板起面孔做人"。而我们在选拔学生优秀作文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一些很会"矫情"的作文选选出来, 并且公之于众、让人欣赏,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
三、别致的外观造成了文体的虚无
"文体不限"是当今高考作文的"流行色"。高考作文对学生所选用的文体不加限制,学生选择的空间很大。谁都知道,文体不限并不等于不要文体。然而,时下一些比较流行的"快餐式"的文章,的确很难看出文体的样式,但就是这样的形式,却往往能够在高考中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
源于此,为了取得高分,一些学生甚至教师会"剑走偏锋"。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在多种场合有些"专家"以高考优秀作文为例给学生提供"作文秘籍",建 议考生训练好一种文体来对付一场高考,用句行话来说叫做"一招鲜,吃遍天",不去考虑文章的内容是否厚实,材料是否新颖,立意是否脱俗,却想尽办法对文章的外观进行刻意包装。于是,"话剧" "日记" "网络日志" u病历报告" "文言 文" “板块样式"等外观别致而内容空泛的作文层出不穷。这种忽略了正常的、正当的、规范的文体训练的做法,其实是对写作教学的扭曲。
现在很多优秀作文文体虚无,确实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了。
总之,为了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作用,逃选高考优秀作文时的"重形式轻实质"的虚无之风绝不可长!
《虚无:高考作文不该有的导向》相关文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虚无:高考作文不该有的导向
tag: 高考作文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
- · 《木兰诗》教学反思
-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后反思
- ·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二
- ·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 · 《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
- ·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 · 儿童诗歌两首教学反思
-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