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教 案鸟的天堂
语 文 教 案鸟的天堂
10. 你能告诉大家,在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具体
方面来写的吗?(示幻灯片提示,板“枝、干、叶、根”)
11. 齐读7、8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宁静、悠远、美丽、幽雅)
12. 这种对静止不动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静
态”)
13. (过渡)大榕树有一种静态的美,可作者来到榕树下,目的是
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作者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概括鸟的天堂起初场面的词。找出马
上举手。
2. 示图,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马上变得怎样了?
3. 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的?
4. 鸟声是作者――(听到的),鸟影是作者――(看到的)。
5. 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
句子。
6.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齐
读,轮读)
7.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品种真
多啊。
8. 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
9.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
10. 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请找出句子。
11. 你觉得巴金爷爷当时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个别――齐――范――齐)
12. 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
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13. 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在感觉上和上面大榕树的宁静
幽雅一样吗?
14. 这种对活动状态的事物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动
态”)
四、通过自选朗读总结全文。
1. 这节课上,你了解认识了什么?
课文从大榕树的静态及对小鸟的动态描写,介绍了作者和
朋友两次在“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十分真实合理,形象生动。
请自选一节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课文自由朗读并将写得好的地方
介绍给大家。
板书:
第 三 课 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课文第四段,归纳中心,解决课后题,巩固写作手法
(动、静态描写)。一、 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这一动一静 的美丽景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二、 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找出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如何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这么留恋?
3.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鸟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达出
来的。(示幻灯课后2题(3),请读句子思考括号内问题。
4.这时,巴金爷爷的心情如何?(留恋、赞美)
5.朗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
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①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
(② 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
(③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
美)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注意形
状、大小、颜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静、
动态的不同变化。)
五、质疑、
学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六、解决课后题。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要背的部分。
2.用“陆续”和“应接不暇”造句。
3.预习《草原》。
语 文 教 案鸟的天
- ·上一篇:美术教学设计-《蜗牛》
- ·下一篇:其他教学设计-多彩的秋天
《语 文 教 案鸟的天堂》相关文章
- › 语文教师年度教学反思
- › 五年级语文教师期末教学反思
- › 浅谈一年级的语文教学
- › 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 › 语文《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 › 谈 十 几 年 的 高 考 阅 读 测 试——语文教学的世纪性突破
- › 用语文新课程思想指导考试改革
- › 对现代语文才试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 › 以“本”为本,适当延伸——从高考试题看语文教材的处理(下)
-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指导:高考文言文翻译指津
- ›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 › 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大纲 提高复习实效(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语 文 教 案鸟的天堂
tag: 天堂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 10 草船借箭重点问题解析
- · 鸟的天堂 3
- · 《无私的爱》教案设计
- · 12 景阳冈参考教案一
- · 小学第十二册:为人民服务
- ·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1)
- · 13 十六年前的回忆
- · 由扶到放 自主评改
- · 詹天佑
-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 积累·运用五
- · *景阳冈
- · 《董荐瑞舍身炸暗堡》第十册小学语文教案(
- · 5、延安,我把你追寻
- · 积累·运用
- · 3 古诗两首参考教案二
- · 《少年闰土》的开头之妙——《少年闰土》导
- · 14 夜莺的歌声参考教案二
- · 我的战友邱少云
- ·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