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方案:开发“粉丝”资源 感受家乡变化

校本课程方案:开发“粉丝”资源 感受家乡变化

12-20 17:46:36  浏览次数:929次  栏目:学校管理

在编写校本课程纲要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⑴课程纲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搜集学生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避免把编写纲要变成简单的编写劳动常识教学提纲,而应注重通过学生的调查、实践、探究,激发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⑶课程纲要不仅仅是让学生对山芋加工业作浅层次的理解与模仿操作,还应注重从文化的视角,挖掘“山芋”从栽种到加工直至销售这一完整环节中所蕴含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因素。既对学生进行山芋栽植及加工中的有关新品种的培育、新工艺的运用等方面的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又对学生进行“山芋”文化的教育。如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为家乡粉丝设计广告语、调查粉丝加工中的环境保护情况、宣传家乡写导游词等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浓郁的“山 芋”文化氛围中,受到持久而深刻的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3、研究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兴趣。

①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从事行动研究的“实践型”、“学者型”的教师,要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策划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要勤于动脑、勇于探究、善于反思。

②在学习内容上,我们遵循教

www.nx899.com

师就是服务者的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利用学校、农村、工厂等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服务。

③在教学组织中,我们认为教师应成为一名合作者。“传道、授业、解惑”是以往教师的任务。新课程下的教师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而更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与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学习方式的确定要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项要求:①学生的自主发展。校本课程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指引学生把课程目标、任务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和创造性行为;②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实施因地制宜,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发挥,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③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既要鼓励学生探究新知、学会技能,又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共同交往中达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四、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校本课程能否落到实处,能否使教师接受,学生得益,家长认同,能否真正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持续发展,关键在组织与实施这一环节。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1、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广播、电台、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和社会 发送传单等形式,加强对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宣传,在社会、家庭与学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之形成合力,推动校本课程走进学校、家庭,走进工厂、街道,走进田间、地头。

2、制定制度,成立组织机构

   建章立制是对课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的前提。我们先后成立了校本课程专家指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有关规章制度,如培训制度、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课程保障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对课程性质、课程计划、教师培训、课程评价、课程调控、课程推广、经费保障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使课程实施有章可循,从而做到合理、规范、科学的有机统一。

3、加强培训,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校本课程的原生态为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又左右着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度,因而,教师的培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起着关键性作用 。我们把教师的培训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结合起来,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专业化成长规划,培养发掘教师的兴趣特长,搭建平台,为教师显示才华,展现自我创造机会,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中不断进步,从而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4、注重过程管理,把校本课程不断引向深入。

   学校对教师的课程纲要编写情况 ,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实行跟踪评估。教导处还定期对教师的教后反思情况进行指导,每周检查、总结一次,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与过程,关注学生的态度、方法与实践的能力,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适合教师,适合学生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5、加强课程档案建设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课程开发中的档案管理,加强对有关数据的分析、研究、整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评价、总结提供依据。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过程中,评价作为杠杆,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行为,关系到校本课程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能否真正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在评价的作用上,通过培训我们已转变了那种仅仅为了甄别选拔学生、考核评判教师的局限观点。但在评价方式上,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注重过程性评价。

   与以往课程过分注重结果不同,校本课程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及学生在校本课程推进中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课程意识及课程设计的能力,整合课程资源、指导课程实施及课程反思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教导处定期对教师的课程纲要编写情况、课程实施情况、教学反思情况进行检查,定期通报,并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这样注重过程监控,及时总结推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并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使评价的考核功能转变为改进课程设计、促进课程实施的功能。

对学生的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自主创新与合作交流、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

www.nx899.com

进行。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强调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明确规定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评价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与亲自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从而使情感得到熏陶。

2、侧重对能力的评价

   校本课程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强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评价也注重了教师的课程设计的能力、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指导课程实施的能力及反思教学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3、倡导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必须改革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快乐。在评价方式上我们采取了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等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立足于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其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共享,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自主发现后的快乐,合作共享后的喜悦,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

 

上一页  [1] [2] 

,校本课程方案:开发“粉丝”资源 感受家乡变化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