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留守儿童的自信培养

一位留守儿童的自信培养

12-20 17:26:11  浏览次数:477次  栏目:班主任工作

一位留守儿童的自信培养
这学期,我们五(6)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犹记得她介绍自己时那洪亮清脆的天籁般的声音:“我叫小芳,来自淮阴区的王庄村中心小学……”她是一名留守儿童,双亲外出打工了,为了不荒废孩子的学业,他们赚了钱后便委托爷爷将她带到城里读书。时间不长,我便发现原本开朗的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变小了,举手次数慢慢减少了,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正当我准备寻求她改变的原因时,接到了她爷爷的电话:“老师,我该怎么办?自从上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孩子就不断地央求我带她回去上学……请您做做她的思想工作吧!”瞬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她的考试成绩:语文99,数学103……这对于120分的卷子来说,确实不高。“原来她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自从知道成绩后,她就变得很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差。”她的爷爷继续说道。“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了。
“赏识是自信生长的沃土。”此后,我一直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小芳。当她用颤巍巍的声音朗读一段课文后,我会带头为她鼓掌,表扬她对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当她生字默写全对时,写出一篇好作文时,我会写下“你真棒,你是最优秀的”的评语。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对我善意的赏识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小心翼翼地改变着自己,像是一个迷路的人不时地前进并回头张望着。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她的学业,倾听她用稚嫩的语言讲述农村的故事,夸奖她刻苦学习的精神,赞扬她的点滴进步。我还抓住一切机会结合名人逆境故事对她进行自信教育,让她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渐渐地,她回答问题的声音不再颤抖了,举手的频率逐步增加了。她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与同学的相处也慢慢融洽了。
然而好景不长,一次讲故事比赛又泼了她一盆冷水。或许是习惯了我善意的赏识与赞扬,报名时她非要代表班级参赛,而全班同学都知道她参赛不会取得好成绩,于是有人劝她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可她却向全班同学许下了“不拿一等奖,不回班级”的承诺,还搬出了我的理论——“相信自己,就能获得成功”。当然,现实是残酷的,毕竟她的基础与其他参赛选手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看着她站在舞台上,我突然发现一味的赏识竟让她的自信变成了自大与自傲。对此我产生了深深的内疚——只顾着从自己的角度培养她的自信,却忽略了主体的参与作用。尽管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没有对她冷嘲热讽,更没有恶语相对,但从她的脸上明显可以看到打击和失望。于是在一次放学后,我把她留在了办公室,她见到我时的表情一如那次考试后的平静与冷漠。我真诚地向她道了歉。显然她没想到我会这样做,泪水夺眶而出:“老师,我对不起您,对不起班级!我给全班同学丢脸了!”那天,我和她聊了许多,从课堂学习到与同学交流,从课间活动到童年生活,从农村学习到现在的改变……她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一直引以为自豪的“自信”竟悄悄地变了质。同时我们也探讨交流了如何更好地为成长助力,为发展加油。
在那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和她的爷爷一直鼓励她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也会为她量身设置一些任务以帮助她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让她学会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如何客观地分析问题,从而寻求更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还定期给她列书目,指导她为自己制订读书计划。半年来她读完了《今天我是升旗手》、《我要做个好孩子》、《唐诗300首》、《窗边的小豆豆》、《宋词精选》、《西游记》等近二十本读物,并详细地记录了每本书的读后感。仍记得每一本书读完后,她都会高兴地告诉我:“只有不断地用知识补充自己,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籍大大拓宽了她的知识面,现在她在与别人交谈时,也经常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了。
“情动于中而后形于外”,从小芳的身上我方知教育不能光靠外力,必须激发个体自身的发展需求,注重主体参与,才能事半功倍。就如现在的她,自信的种子正冒出嫩芽,在茁壮地成长着。,一位留守儿童的自信培养

《一位留守儿童的自信培养》相关文章

tag: 留守儿童   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范文,班主任工作随笔,教学资料 - 班主任工作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