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这是一堂“除法的简便计算”课的教学片段:
导入:
师:老师手里有48张练习纸,要发给我们班的每个同学,你能帮老师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生1:一个一个分给他们。
生2:先分成4个大组,再往下传。
生3:先分成8个大组,再分到每个同学。
生4:先分给4人小组,再分到每个同学。
生5:按照一张一张课桌发。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办法,哪种分法比较快?
生:分成4大组再传下去比较快。
师:那好,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分,比一比,看哪一组传得快?(分发练习纸)
探究:
师:我们开学时,要发练习本做作业,小黑板出示:
开学 时,班主任陈老师领了24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我们班的每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本?
能解决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
生独立计算,师巡回观察,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竖式计算。
小组内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同学听,组长统计,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方法?
反馈: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生1:240÷48=5(本),我是用竖式算的。有240本本子,平均分给48个同学,就是240÷48,结果得5,每人分到5 本。
生2:240÷12=20(本)
20÷4=5(本)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是先把240本本子分给12个4人小组,每个小组分到20本,再把20本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5本。
生3:240÷4=60(本)
60÷12=5(本)
我是先把240本作业本平均分成4大组,每组分到60本,每组有12人,再除以12,每人得5本。
生4:240÷8=30(本)
30÷6=5(本)
我是先把240本作业本分成8个小组,再分给小组中的6个人。每人也是得5本。
生5:12×4=48(人)240÷48=5(本)
生6:240÷(6×8)
=240÷48
=5(本)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办法。不论哪种分法,每个同学分到的本数一样吗?
生:一样,都是5本。
师:第2种怎样列综合算式?
生:240÷12÷4
=20÷4
=5(本)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简便?
这时,同学们激烈地争论起来,有的认为第一种简便,有的认为第二种简便……
[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法的简便运算,让学生运用除法的性质灵活、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书本上的教材是这样设计安排的:
1、准备练习。
24÷2÷3 60÷6÷5
24÷(2×3) 60÷(6×5)
让学生通过计算,感知“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例题教学。
例1是这样的:“饲养场养了6窝小猪,每窝有6 只,现把360克防病粉掺入饲料。每只小猪平均服药多少克?”
[1] [2] 下一页
教学反思《《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文
书本上呈现了两种解法: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360÷6÷6 360÷(6×6)
=60÷6 =360÷36
=10(克) =10 (克)
两种解法的得数是相同的。
所以,360÷6÷6=360÷(6×6)。
例2是计算280÷35。
3、巩固练习。
这一课时的教材,以一题一例的形式,直接呈现了经过逻辑加工、整理生成的数学知识。从以人发展为本的原则去衡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发散的思维和质疑的能力,抑制了学生个人的体验、情感、想象及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其次,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为,当学生的学习材料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时,他会主动与它接近,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法对其进行再创造。这一课时的例题,通过饲养场养猪掺入防病粉,让学生计算每只小猪平均服药多少克,脱离了学生广阔的生活背景。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那些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呢!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要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已有的
兴趣或经验出发并激发已有的兴趣或经验,从而促使学生参与探索和研究,获得亲身的体验。
上面是我在执教这一课时的教学片段。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利用学生平时分本子的经验,通过再现分本子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在本子总数相等、人数相等的情况下,不管怎么分,每个学生分到的本子是一样的,从而由生活原型 抽象出数学模型。得出多种方法后,让学生比较哪种简便,就是希望学生得到几种优化的算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同学认为原来的老方法(列竖式)比较简便呢?我请教了现代认知心理学,人之所以能对来自于环境的种种刺激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人脑中存在着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这就是认知图式。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时,人并非消极地接受这一刺激,而是首先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将这一刺激进行过滤改造,使之变为主体能吸收的形式,这叫认知的同化;而当人脑中原有的认知图式不适应外界刺激时,人就需要对原有图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造,使之适应环境,这叫认知的顺应。人的认知能力正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运作不断获得发展的。
在上述案例中,多种解法即可看作几种不同的外界刺激,面对第一种解法,由于学生上这课之前,在进行大量的竖式计算训练,按这一图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已是“轻车熟路”。当学生一看到“每人能分到几本”这一问题,学生马上对此轻松地作出反应,列出“240÷48”的算式。可见第一种方法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认知同化过程,而第2、3、4种方法对这一图式还很不熟悉,还不善于按这样的“路子”去思考、解决问题,属于相对比较困难的认知顺应过程。因此,大部分学生会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 ·上一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 ·下一篇:我的成长故事--感动伴我成长
《《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
- ›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 › 《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 › 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免费教学案下载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tag: 教学 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
- ·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 ·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 ·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
- · 数字的用处教学反思
- ·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 · 《利息问题》教学反思
- ·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 课改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 · 《填未知数》教学反思
- ·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 · 《比例尺》
-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 ·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 ·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 如何吸引住学生——数学教学课改反思
- · 生活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