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

三、努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192次  栏目:数学教学反思

  我趁热打铁:“在线段上若再加一点,又可以确定多少条不同的线段呢?”并引导学生在线段示意图上找规律:

500)this.style.width=500;" >

  学生的思维在紧张活动,时而发散,时而收敛,收拢来又展开去……

  这时,前面提到那位姓姚的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老师,我知道,是10条。”

  “为什么?”

  “把原来的6条加上4条就可以了!”

  我肯定了他的答案,并在示意图上作了形象地说明。

  “那么,在这条线段上若任意加上若干点,应该怎样计算呢?谁能从上边三个例题中推断出规律?”

  还是那位姓姚的学生先举起手来。

  他说,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线段上加一点,确定1+2条线段。

  加两点,确定1+2+3条线段。

  加三点,确定1+2+3+4条线段。

  ……

  我为他鼓掌叫好!

  “老师,我找到了新的规律!”一位姓赵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

  他结合示意图说:“两点确定一条线段,中间加一点变成三个点,在这三个点中,其中任意一点都可以和另两点确定一条线段,即2条,三个点确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大家都向这位姓赵的学生投以羡慕而又敬佩的目光,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我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任意点上一个点、二个点、三个点……分别与另一个顶点连线,可以形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500)this.style.width=500;" >

  经过大约10分钟时间,全班学生相继举起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正确推理并做出正确答案。

  在教学中交替训练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发展了学生的智能。此外,我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并引导学生使之与分析思维结合运用,以培养创造性思维。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游览洮儿河,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怎样测定河宽?

  一个学生说:“让会游泳的人游到对岸去测。”

  另一个学生说:“可以坐船在河里测。”

  又一个学生说:“用目测吧!”

  我说:“这些办法都不够完善,数据和实际差距较大,再动脑想一想。”

  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扩展、引申,有的在讨论,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地上勾划。

  一位姓臧的学生终于想了一个办法:在河岸两侧,各找出一个标点A、B,,把这两点连线在这岸延长到C点,然后,从B、C两点,向同一侧画直角,在两个角的边上找出两点D、E,使A、D、E三点成一直线,再量BE、CD、BC的长度,根据比例式AB∶BC=BE∶CD就可以求出河宽AB了。

500)this.style.width=500;" >

  对于小学生来说,能把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结合起来解决这样一个较难的问题,无疑对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实践证明,学生聪明的答案来自教师启发引导和巧妙地提问。问得越好,问得越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越有利。

  (三)应当遵循的原则

  多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教学得法,善于启发、引导和巧妙地提问,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即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二是根据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即知识和能力水平;三是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想目的,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2.让学生跷起脚来摘桃子。启发、引导和提问并非故意设立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而是让学生经过动脑思考,研究后有能力解决问题。学生每“跷”一次脚,都会有所收获。

  3.创设情境,大胆创造。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性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容易产生创造意识,这是发展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所必需的。

  4.恰当评价,培养敢说和自信的创造意识。好奇心、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相互制约。得到鼓励或赞扬,将会促进探索精神和行动的发展,如果受到不合理的惩罚和挫折,则会由于丧失信心而抑制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不要动辄指责。

  5.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巨大作用。人的创造活动包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的道路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明确而远大理想、没有科学探索精神、意志薄弱、性格怯懦的人会有很高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用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的实质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三、努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一

上一页  [1] [2] 

,三、努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

《三、努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相关文章

tag: 创造性   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