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程 问 题

工 程 问 题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375次  栏目:数学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例5,练习十六中的习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解答工程问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一组数量关系。现在有一道题,请同学们来做一做。[用小黑板出示课本第59页练习十六第6题,让学生在自己本子上列式解答。然后指名学生说出算式]

生:45÷(45÷10+45÷15)=6(小时)。

师:[板书上述算式]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括号里的是甲车和乙车的工作效率的和,45是工作总量。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得到两车合运的工作时间。

师:大家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板书关系式]

生:[齐]是的。

师:这道题要我们求甲、乙两车合运的时间,就要拿工作总量除以甲、乙两车的工作效率之和。现在再来看看这道题目。[用小黑板出示课本第59页练习十六第5题]比较一下,这道题和刚才一道题有什么地方不同?

生:刚才的题告诉我们工作总量是45吨,这道题没有告诉我们工作总量。

师:没有告诉我们工作总量吗?看看题中是怎样说的?

生:有一批货物。

师:这不是没有告诉我们工作总量,而是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工作总量。想一想,这道题里的工作总量是多少?

生:[齐]一批货物。

师:一批货物有多少,就没有刚才题里的45吨那样具体。既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工作总量,我们也就不可能知道甲车或乙车具体的工作效率。那我们就不可能像刚才那道题目那样去解答。像这样特殊的应用题,我们把它叫做“工程问题”。[板书课题]这种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解答它的规律是什么?这就是这堂课要学的内容。我们已经掌握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下面有几道题请同学们很快地口答。[出示小黑板]一项工程,用5天可以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3天完成几分之几?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生:4天才能完成全工程。

师:怎样列式?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一项工程,要7天才能做完,4天完成了全工程的几分之几?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这里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件工程。

师:请注意。这几道题里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那我们是怎样想的呢?

生:把一件工程看作单位“1”。

师:对。工作总量可以用“1”来表示,[板书]那么,这个工程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58页,看看例5是一道什么样的题目,应该怎样解答。[指名学生读题]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1):告诉我们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另一个条件是“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教师分别板书条件]

师:还有条件吗?

(2):还有一个条件是“一项工程”。[板书]

师:“一项工程”是不是个条件?

生:[齐]是的。

师:这是个条件。它告诉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总量,不是两项工程,也不是

500)this.style.width=500;" >

生:没有具体的量。

师:对。那么题里有几个条件?

生:[齐]有三个条件。

师: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生:问题是“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板书]

师:[指着第二块小黑板]和这道题一样,题中也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要我们求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应该怎样去想呢?

生:应该用工作总量[教师纠正为“两队的工作总量”]除以两队的工作效率的和。[板书]

师:两队的工作总量是多少?

生:[齐]一项工程。

师:它没有具体的量,怎样来表示?

生:[齐]把它看作“1”。

师:现在看看书上是不是这样分析的。第一步先把全工程——

生:[齐]看作“1”。

师:甲工程队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生:因为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那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1÷

500)this.style.width=500;" >

www.nx899.com

师:对。根据同样的道理可以知道,乙工程队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的和是——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条件都具备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关系式,用——

生:[齐]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教师板书算式,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进行板书]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请大家看课本第59页练习十六的第3题。[教师读条件,指名3人分别回答条件下面的问题]

师: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要9小时完成。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这第3题下面的三小题,就是告诉我们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首先,要把全工程看作“1”,然后一步一步去考虑,想他们每个队的工作效率,再求出他们工作效率的和,然后用“1”去除以工作效率的和。现在请大家再来看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指第二块小黑板上的,即练习十六的第5题]

500)this.style.width=500;" >  

[分别指名说出每一步运算的意义,然后计算]

师:这两道题[指例5和第二块小黑板上的题]是工程问题,那么这道题[指第一块小黑板上的,即练习十六的第6题]是不是工程问题?

生:[齐]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告诉了我们具体的工作总量。

师:只要我们把题里的45吨看作是“1”,也就可以转化为工程问题,解答就方便了。大家想一想: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生:题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

师:对。题里只告诉每个队要完成的具体时间,没有告诉具体的工作总量。那么,要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生:要把工作总量看作“1”。

师:工作效率又应该怎样来表示?

生:就用“1”除以他们的工作时间,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师:用分数来表示,就是用工作时间的倒数来表示工作效率。这两个问题一解决,工程问题就能正确地解答。现在请同学们把练习十六的第4题和第7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两人分别写在小黑板上,教师行间巡视。然后挂出小黑板进行评讲]

[1] [2]  下一页

,工 程 问 题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