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程 问 题
工 程 问 题
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例5,练习十六中的习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解答工程问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一组数量关系。现在有一道题,请同学们来做一做。[用小黑板出示课本第59页练习十六第6题,让学生在自己本子上列式解答。然后指名学生说出算式]
生:45÷(45÷10+45÷15)=6(小时)。
师:[板书上述算式]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括号里的是甲车和乙车的工作效率的和,45是工作总量。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得到两车合运的工作时间。
师:大家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板书关系式]
生:[齐]是的。
师:这道题要我们求甲、乙两车合运的时间,就要拿工作总量除以甲、乙两车的工作效率之和。现在再来看看这道题目。[用小黑板出示课本第59页练习十六第5题]比较一下,这道题和刚才一道题有什么地方不同?
生:刚才的题告诉我们工作总量是45吨,这道题没有告诉我们工作总量。
师:没有告诉我们工作总量吗?看看题中是怎样说的?
生:有一批货物。
师:这不是没有告诉我们工作总量,而是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工作总量。想一想,这道题里的工作总量是多少?
生:[齐]一批货物。
师:一批货物有多少,就没有刚才题里的45吨那样具体。既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工作总量,我们也就不可能知道甲车或乙车具体的工作效率。那我们就不可能像刚才那道题目那样去解答。像这样特殊的应用题,我们把它叫做“工程问题”。[板书课题]这种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解答它的规律是什么?这就是这堂课要学的内容。我们已经掌握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下面有几道题请同学们很快地口答。[出示小黑板]一项工程,用5天可以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3天完成几分之几?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生:4天才能完成全工程。
师:怎样列式?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一项工程,要7天才能做完,4天完成了全工程的几分之几?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这里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件工程。
师:请注意。这几道题里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那我们是怎样想的呢?
生:把一件工程看作单位“1”。
师:对。工作总量可以用“1”来表示,[板书]那么,这个工程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58页,看看例5是一道什么样的题目,应该怎样解答。[指名学生读题]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生(1):告诉我们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另一个条件是“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教师分别板书条件]
师:还有条件吗?
生(2):还有一个条件是“一项工程”。[板书]
师:“一项工程”是不是个条件?
生:[齐]是的。
师:这是个条件。它告诉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总量,不是两项工程,也不是
500)this.style.width=500;" >
生:没有具体的量。
师:对。那么题里有几个条件?
生:[齐]有三个条件。
师: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生:问题是“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板书]
师:[指着第二块小黑板]和这道题一样,题中也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要我们求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应该怎样去想呢?
生:应该用工作总量[教师纠正为“两队的工作总量”]除以两队的工作效率的和。[板书]
师:两队的工作总量是多少?
生:[齐]一项工程。
师:它没有具体的量,怎样来表示?
生:[齐]把它看作“1”。
师:现在看看书上是不是这样分析的。第一步先把全工程——
生:[齐]看作“1”。
师:甲工程队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生:因为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那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1÷
500)this.style.width=500;" >
www.nx899.com师:对。根据同样的道理可以知道,乙工程队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的和是——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条件都具备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关系式,用——
生:[齐]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教师板书算式,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进行板书]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请大家看课本第59页练习十六的第3题。[教师读条件,指名3人分别回答条件下面的问题]
师: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要9小时完成。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师:这第3题下面的三小题,就是告诉我们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首先,要把全工程看作“1”,然后一步一步去考虑,想他们每个队的工作效率,再求出他们工作效率的和,然后用“1”去除以工作效率的和。现在请大家再来看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指第二块小黑板上的,即练习十六的第5题]
500)this.style.width=500;" >
[分别指名说出每一步运算的意义,然后计算]
师:这两道题[指例5和第二块小黑板上的题]是工程问题,那么这道题[指第一块小黑板上的,即练习十六的第6题]是不是工程问题?
生:[齐]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告诉了我们具体的工作总量。
师:只要我们把题里的45吨看作是“1”,也就可以转化为工程问题,解答就方便了。大家想一想: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生:题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
师:对。题里只告诉每个队要完成的具体时间,没有告诉具体的工作总量。那么,要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生:要把工作总量看作“1”。
师:工作效率又应该怎样来表示?
生:就用“1”除以他们的工作时间,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师:用分数来表示,就是用工作时间的倒数来表示工作效率。这两个问题一解决,工程问题就能正确地解答。现在请同学们把练习十六的第4题和第7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两人分别写在小黑板上,教师行间巡视。然后挂出小黑板进行评讲]
,工 程 问 题- ·上一篇:教学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
- ·下一篇:八、精心设计练习和复习,体现训练的层次和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
《工 程 问 题》相关文章
- › 追“本”及“源” 延伸应用--《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 › 《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 › IVT电子工程系《Show我的家》策划书
- › 大学生工程系文明月活动策划书范文
- › 在大沙扶贫项目重点工程落成(奠基)庆典暨投资环境推介会上的讲话...
- › 中国国防科工委正式成立月球探测工程等三大中心
- › 中学寄宿制工程 ---- 项目建议书
- › 江苏省**中学“青蓝工程”协议书
- › 学校管理制度:某四星级中学教师青蓝工程百分制考核条例
- › 网络工程验收要点汇编
- › 网络工程监理实施方案
- › 安庆一中现代化教育工程方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工 程 问 题
tag: 暂无联系方式 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
- ·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 ·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 ·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
- · 数字的用处教学反思
- ·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 · 《利息问题》教学反思
- ·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 课改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 · 《填未知数》教学反思
- ·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 · 《比例尺》
-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 ·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 ·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 如何吸引住学生——数学教学课改反思
- · 生活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