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设计练习要注意层次,逐步深化
五、设计练习要注意层次,逐步深化
知识、自己寻求数学规律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如25×24,学生提出也可以把25分解成5×5,有的学生提出把24分成(4+20),25×24=25×4+25×20,这时学生还没有学过乘法分配律,但学生已探索出规律来了。
(四)设计好综合练习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练习题可以是对比性的题和有不同解法的题,也可以是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等。
对比性的题,形似质异,让学生在对比中学,在思辨中学,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促进思维的缜密程度,并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这对“面上”广大学生来说尤为需要,如下面列举的一些题。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500)this.style.width=500;" >
有不同解法的题能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这类题允许不同学生用几种方法解,要求有所不同。例如:
甲乙两城相距90千米,汽车从甲城到乙城要5小时。修好公路后,只用2小时,行车速度提高百分之几?
一般同学用一种方法解,有的学生用两种方法解。
解法一:(90÷2-90÷5)÷(90÷5)=150%
500)this.style.width=500;" >
又如式题1.6×1.25,面上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即可,其他学生可采用多种方法解:
1.6×1.25=(2×0.8)×1.25=2×(0.8×1.25)
=(0.2×8)×1.25=0.2×(8×1.25)
=(0.8+0.8)×1.25=0.8×1.25+0.8×1.25
=(1.6÷8)×(1.25×8)=0.2×100
=(4×0.4)×(5×0.25)=(4×5)×(0.4×0.25)
解题后,让学生说明解法思路,并比较哪种解最佳。
综合运用知识的题:
如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时的综合练习。
500)this.style.width=500;" >
这题综合运用以角的大小分类的三类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我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填表,并结合批改讲评,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上述两个知识点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又如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一次练习,共出了3道题(见图),虽然都是运用了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其积等的知识进行解题的,但第(2)(3)题思维容量大,要求高,不适宜作为“面上”练习要求,只作为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思考题,第(1)题作为全班练习的必答题。
(1)△ABC,BD=DE=CE,已知阴影部分面积为20平方厘米,求△ABC面积。
500)this.style.width=500;" >
(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35平方厘米,CD=BD,CE=AE,求△ABC面积。(思考题)
500)this.style.width=500;" >
(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16平方厘米,CD=2BD,AC=3AE,求△ABC面积。(思考题)
500)this.style.width=500;" >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40多年了。我为自己选择了小学数学教师这一光荣职业而自豪。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作为科学,教学作为艺术,探索都是无止境的。当前教学改革的洪流正在滚滚向前,我愿把自己化作一滴水,在这股洪流中推波助澜。
教学反思《五、设计练习要注意层次,逐步深化》一,五、设计练习要注意层次,逐步深化- ·上一篇:约 数 和 倍 数
- ·下一篇:三、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设计练习要注意层次,逐步深化》相关文章
- › 五、设计练习要注意层次,逐步深化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五、设计练习要注意层次,逐步深化
tag: 暂无联系方式 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
- ·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 ·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 ·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
- · 数字的用处教学反思
- ·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 · 《利息问题》教学反思
- ·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 课改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 · 《填未知数》教学反思
- ·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 · 《比例尺》
-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 ·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 ·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 如何吸引住学生——数学教学课改反思
- · 生活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