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五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的热点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并以此为主线展开的。基因作为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以线性的方式呈现在染色体上,它既是生物遗传的本质所在,又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课在综合遗传与变异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所以本课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网上素材为背景,以问题为导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故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1、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功能;2、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般情况;3、探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可能带来的种种变化。
情感目标:1、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科学无国界思想的教育;2、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和网络化的互动性jiao流,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精神和竞争精神。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把网络(计算机)作为工具,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本课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属于研究性学习课,具体内容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起因、研究进展、应用及利弊。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主线,强化课本中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并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重点:解决“为什么要研究人类基因”、“如何对人类基因进行研究”、“人类基因的研究将带来什么”这三个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了解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情况后,通过问题的集中探讨,突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基因革命引发的思考。正如核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清洁、廉价、高效的核能外,同时也制造出时刻高悬在人类头顶上的原子弹一样,基因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也将面临一系列来自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巨大挑战。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把握对人类基因的应用,真正从人道主义、社会伦理学、生理学以及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多个角度去理解,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一方面采用大量的事实资料,一分为二地说明事物的正反两面;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讨论,表明各种观点后加以引导,以明辨是非。
三、教学对象分析:
①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电脑操作的基础,但熟练程度尚不够,因而必须预先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针对性训练,主要包括文字输入、查询功能的应用、压缩文件的展开与浏览、 ID的申请与使用等等,以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②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五章《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本章知识的难度较大,学生掌握程度不高,要在此基础上综合提高,开拓创新,必须以旧知带新知,故提供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突变”等自制课件,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宜让学生采用查找法(利用网页提供的查询功能,查找所要的信息或相关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知识回顾法(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再理解)、讨论法(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形成一定的看法并通过BBS、留言簿、邮件等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疑问)、练习法(对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的检测)等方法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不拘一格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大胆创新。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奥苏贝尔的渐进分化式,即先向学生提供一个“先行组织器”,介绍总括性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基本知识和课本基本知识),然后逐层展开,提供稍微详细的信息(需要学生进行讨论的问题),分层次进行教学,最后再由部分到整体,使整个教和学的路径最短。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需完全的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从而能够准确的控制和把握所学习的对象、学习的层次,通过自主学习并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高一生物教案 推荐
- · 第三节 光合作用(B)
- · 第三节 光合作用(A)
- ·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2)
- ·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生殖的类型
- ·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 ·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B
-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 第七节 细胞呼吸(A)
- · 第二节 新陈代谢与ATP
- · 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
- ·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
- ·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
- ·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第二课时)
- ·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 第二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
- · 绪论
- · 新陈代谢与ATP
- ·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