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物高考复习的得与失

2017年生物高考复习的得与失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158次  栏目:生物教学反思

    同时老师的讲是课堂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注意少而精,不是满堂课讲,多说一些富于启迪性的话语,留时间给学生阅读、讨论、练习。如在讲到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时,学生往往对其原理不理解或理解不清,我把引起水肿的原因一一列举起来:①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溢出;②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合成不足;③肾小球病变,血浆蛋白流失;④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受堵等等,通过对比讲解,讲透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也就理解相关的原理等等。 

习题的设计和选用方面则依据大纲,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和编写题目,数量要适量,深度要适中,有梯度。我们的做法基本上是:一个考点指要,配一道例题,再配套相应的3-5条题练习。 
    应该说为了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能力有较高的提升,我们可以说是“费劲心机”。但是由于本身能力的有限和当局者迷的拘囿,每每高考结束后,和学生交谈起来,又总会发现好多的不足。因此,在2005年,新的一年的复习已经开始,通过认真的反思和讨论,我们打算主要从以下几点做一些改进。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高考说明,即不仅老师了解,也要学生从一进入高三就明白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该在那些方面下工夫,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方向,以使自己和老师要求合拍,减少师生之间的无谓的内耗,和高考先来次“零接触”。 

然后给学生清晰的思想,生物学研究的观点和科学的复习方法及复习的主导思路。给思想即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包括立足于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基础知识;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学科内综合的思想。给观点主要指让学生清楚在生物学的发展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的,如生命物质性的观点;统一的观点(包括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局部和整体的统一,生物和环境的统一);生物进化的观点等。而给思路则给出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思路,即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给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为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分别加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结合起来成为整体加以思考的方法。如关于染色体的知识,它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复习时就要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综合起来。如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类型、不同生物染色体的数量、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染色体变异与环境的关系、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等等。(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包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两条途径,归类可采用科学归类法和实用归类法。如细胞分裂的比较,实验方法的比较等等。(3)概括法。如证明细胞有生命活力的事实有:①保护作用(细胞内的花青素、叶绿素等仅在细胞死亡后才可以散出)。②细胞的相互识别(红色和黄色的海绵细胞打散混匀后仍可以重新组装)。③食物泡的形成,细胞分泌等现象(细胞膜始终保持完整性)。④有生命活力的花生种子胚不能被红墨水染色。⑤细胞的吸收与细胞的需求有关。再如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可归纳有:①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②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③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④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⑤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断过程。⑥高尔基体的产生和分泌泡的分泌行为。 (4)系统化。可采用编写纲要,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如对小麦或水稻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育种等)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定能对知识理解更深、记忆更牢。 

另外仍将实验设计题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重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验思想和方法手段。可以说教材中科学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的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和实验,是通过实例来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征,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在课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上、方法手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尽可能地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 

力展科学家探究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规范过程。生物科学发展史中有着许多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生长素的发现等典型的科学探究范例。结合相关教育内容,强调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时剖析科学探究的规范过程,挖掘其中的探究要素,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具有实效性指导作用。现以“基因的分离规律”为例,将其中的探究要素及探究过程列表如下。

教学反思《2004年生物高考复习的得与失》一

上一页  [1] [2] 

,2017年生物高考复习的得与失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