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范文

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范文

12-20 17:45:23  浏览次数:901次  栏目:政治教学总结

    三、 知识内在联系
    1、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与意识的反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www.nx899.com

    3、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
    4、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主观因素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5、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与发展、创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6、分析与综合、整体与部分、矛盾分析法。
    7、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8、实践的特征与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对外开放。
    9、实践的基本形式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0、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与我国的国体、党的性质和宗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等。
    价值观、人生观复习总结
    一、知识结构与核心知识
    1.把握两条基本线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决定;反作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明确几个具体关系。
    a、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b、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c、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 注意几个区分:a、社会意识、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理想在性质上的(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区分b、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区分c、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分。
    主要哲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关系、个人活动

精品源自中考试题

精品源自中考试题
与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二、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导向问题(诚信意识、环保意识、科学发展观、绿色GDP、循环经济、工业反哺农业、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或者人文素材。
    2、个人与社会、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伟人的影响和榜样人物对社会的影响。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整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行为(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地方保护、重大安全事故等)和保护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行为(解决老百姓在住房、医疗、就业、教育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4、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具有时代特征的突出事件中的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事迹及比较典型的名人明言。
    5、树立崇高理想和理想的实现-----发扬时代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府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典型事例。
    三、知识内在联系: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

www.nx899.com

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社会意识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理想、与意识的反作用的关系。
    3、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4、正确价值观的标准与三个代表、基本路线和“三个有利于”的关系。
    5、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宏观调控的手段。
    6、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
    7、价值的含义、人的本质属性、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纳税人、储蓄者、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8、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实践的关系

精品源自中考试题

上一页  [1] [2] 

,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范文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