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话春节》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话春节》

12-20 17:26:11  浏览次数:685次  栏目: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话春节》
适用年级:五年级(上)
活动目标:
1.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活动,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来历,习俗以及与春节相关的部分内容。
2.激发学生对中国民俗风情的喜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前学生上网、查报刊杂志等以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2.制作相关电脑课件(标题、春联、音乐、年画等)。3.准备已连接因特网的电脑若干。4.教室四周挂满学生搜集来的春联和年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1.说说一年中有哪些节日?2.哪些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相机显示: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春节。(屏幕显示“话春节”,红色基调显出春节的喜庆气氛。)
二、展开话题。学生初步交流自己对春节的感受。(屏幕相机出示:“春节的来历、春节的习俗”等。)
三、深入话题
(一)春节的来历1.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请几名学生介绍春节的来历。(师邀请学生上讲台介绍。)例(1):据史书记载,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仪式起源于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这个仪式虽然是在农历十一月间,但历来人们都认为它是新年习俗的起源。例(2):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乃原自汉武帝定下的历法.例(3):<<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传说夏朝的春节,是在相当于现在的的二月。西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春节的确定及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成熟。2.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设想: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3.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听“年节歌”。(电脑屏幕配音出示: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年肉,……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
(二)春节的习俗1.根据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讲讲有关春节的习俗?例(1):祭灶按中国人的习惯,每年一到阴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就到了准备过年的时候了,特别是腊月二十三要祭灶,“腊月二十三,灶王老爷上西天。”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都要祭灶,人们供灶王已经供了2000多年,传说灶君老爷是原始社会管理火种的人。给灶王爷上供的目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而祭灶用的就是关东糖。所以有儿歌唱到:“二十三,糖瓜粘”。有一种说法是:关东糖是粘的,粘住灶君的嘴,上了天就什么也不说了。或者说他只说好话,甜话了。例(2):守岁熬年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2.小结: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例(3):压岁钱(学生小组交流压岁钱的由来。)例(4):贴“福”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3.小结: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电脑屏幕出示“福”字的各种图案。)(学生观看欣赏)例(5):放鞭炮,贴春联、年画(屏幕显示放鞭炮的情景。)交流: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4.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屏幕出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下联是——?)说出下联。(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舅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的诗句,常被人们用做春联。(集体交流收集的春联。)5.除了春联,年画也是新春佳节增添节日喜庆的一个重要的装饰。尤其是在农村里至今仍广为流传。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屏幕显示年画,且配乐曲《喜洋洋》等)(学生自由发言。),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话春节》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