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
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
相关链接:
物业管理之安全预案/Article/2321.html
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
一、现场保护概述
现场保护是指案件或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警戒封锁等措施,使犯罪现场或事故现场保持发现时的原始状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是保安员的一项职责和任务。及时保护好现场,是协助公安机关及时查破案件和有关部门鉴定处理好事故的前提。保安员得知发生案件或事故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并同时向公安机关或单位保卫部门报告。
二、刑事犯罪现场的保护
(一)刑事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
(二)刑事犯罪现场保护的方法
2。露天现场的保护方法
对于发生在室外的露天现场,通常是划出一定的范围布置警戒。保护范围的大小原则上应包括犯罪分子实施侵害行为的地点和遗留有与侵害行为有关的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先把范围划得略大一些,待勘查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
(1)对于范围不大的露天现场,可以在周围绕以绳索或撒白灰等作警示标记,防止他人人内。
(2)对通过现场的道路,必要时可临时中断交通,指挥行人或车辆绕道而行。
(3)对现场上重要部位及现场进出口,应当设岗看守或者设置屏障遮挡。
(4)对院落内空地上的现场,可将大门关闭,如内有其他住户,可以划出通道方便住户出入。
(5)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天气),要对现场上易变的痕迹物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野外现场要防止牲畜、宠物进入现场破坏痕迹物证。
3。现场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
三、事故现场保护
(一)事故现场保护的要求
事故现场保护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对于现场及其中的痕迹、物证的原始状态和其他调查线索和证据的来源进行的保全、维护和护卫工作。
保安员闻讯、发现发生了治安灾害、交通事故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划定保护范围,布置力量警戒,关注现场动态。在勘查人员到来之前,不允许任何人出入现场,尽可能维护现场的原貌,防止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遇有事故责任人或重大嫌疑人,保安员应设法将其留住。同时,要防止事故结果进一步扩大,把事故危害结果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事故现场的保护方法
机关的同意。
2。交通事故现场的保护方法
四、对现场保安员的要求
现场保护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现场保护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责任心。不管是刑事犯罪现场保护,还是事故现场保护,保安员应遵守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必须认真细致。一方面要保护好现场和现场上的痕迹、物证;一方面要注意警戒,不放过任何搜集各种线索情况的机会。
(二)要有严明组织纪律观念,严格按现场保护要求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分工去实施自己承担的保护任务,不得擅离职守;自己也不能随便进入现场,不能出于各种动机随意触动、触摸、移动和拿用现场上的任何物品。
(三)注意保守现场秘密。不得随便向无关人员泄露现场上发现的与犯罪或事故有关的痕迹物证情况。
(四)做好宣传、教育和发动依*群众的工作。案件和事故现场保护仅仅*保安员是很不够的。在现场保护工作中,保安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和现场保护工作需要,向周围群众做好现场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懂得“保护现场,人人有责”,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从而为保护现场提供更多更有利的方便条件。
《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相关文章
- 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物业安全管理预案
tag: 行业文档,行业文档分享,常用公文 - 行业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