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一帮扶工作经验总结

一助一帮扶工作经验总结

01-14 18:26:44  浏览次数:697次  栏目:工作总结
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格式,个人工作总结, 一助一帮扶工作经验总结,http://www.nx899.com

几年来,**市组织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妇女干部、民兵骨干和驻军官兵,与重点优抚对象挂钩结对,通过生产扶持、技术支持、经济救助等形式,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政府一时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探索出一条优抚工作社会化的新路子,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一助一”活动的动因

第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优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开展“一助一”活动的政治动因

**市是革命老区,现有各类优抚对象20多万人,其中革命烈士家属、革命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23522人。这些同志曾经为共和国的建立和民族的解放,为保卫和建设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共和国的功臣,共和国的旗帜上写着他们的光荣经历。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年逾古稀,身患各种疾病,家庭生活存在着许多困难。这样一个光荣的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特殊关怀和照顾,理应让他们享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管理机制的多样化等新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的和平环境和拜金主义的消极因素,淡化了一些同志的拥军优属和国防观念。这些变化给优抚工作增加新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动社会力量,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切实帮助重点优抚对象排忧解难,让这些同志过上小康生活,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讲政治、讲党性、讲“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均衡社会各方利益关系,净化人们的思想,提高优抚对象的社会地位,这是开展“一助一”活动的政治动因。

第二,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重点优抚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上升缓慢,这是开展“一助一”活动的经济动因

重点优抚对象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给予的定期补助费或抚恤金。我国目前的抚恤补助标准,与一般群众的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很大,与优抚对象对社会所作贡献而应得到的经济补偿相差甚远,与**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形势不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中央财政不可能有更多的投入来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那么,要高质量、高要求地搞好优抚工作,要想逐步提高优抚对象的经济收入,使他们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就必须走社会化之路,这是开展“一助一”活动的经济动因。

第三,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优抚工作的改革明显滞后,引发了新的矛盾和困难,这是开展“一助一”活动的直接动因

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优抚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伤、病、残、老、弱”为主体的重点优抚对象,自我保障、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减弱,甚至丧失;二是受经济利益格局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优抚工作的财政投入、政策落实受到冲击;三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改革,而优抚工作改革进程缓慢,造成优抚对象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引发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优抚工作社会化程度低,由国家统包统管,保障范围窄,标准低,机制不灵活。因此,要想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抚工作,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优抚工作机制,在国家保障的基础上,推进优抚工作社会化,这是开展“一助一”活动的直接动因。

“一助一”活动的做法

“一助一”扶优志愿服务活动,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的指导思想,组织和发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或者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团员青年、一名妇女、一名驻军官兵,与一名重点优抚对象挂钩结对,由帮扶单位或帮扶人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自身潜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优抚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困难,扶持他们走上小康之路。“一助一”的帮扶对象是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和孤老户、大重病患者家庭。具体做法是:www.nx899.com

(一)签订一份协议

让帮扶人和被帮扶的重点优抚对象签订一份帮扶协议书,明确帮扶的内容、时间、项目、目标和要求。为了订好这份协议,民政部门对全市优抚对象进行逐户逐人走访调查,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为“一助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资料。成立了由民政局、组织部、团市委、市妇联、军分区政治部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下达帮扶任务8000户。各单位层层分解任务,组织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妇女和官兵到优抚对象家庭访贫问苦,开展“认穷亲”活动,举行结对帮扶协议书签字仪式,张榜公布结对人员名单。全市实际结对帮扶了8833户,超额完成了帮扶计划。

(二)叫响两句口号

为了形成浓烈的帮扶氛围,全市提出了“没有优抚对象的小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没有优抚对象的现代化就没有全民的现代化”和“饮水思源一助一,扶优致富心连心”两句响亮的口号,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大造“一助一”活动的社会舆论,号召社会各界自觉参与。各市(区)的党委书记和市(区)长及常委一班人带头认穷亲,和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全市各界人士在两句口号的感召下,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到“一助一”活动之中。

  下一页

(三)抓住三个重点

“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是重点优抚对象脱贫致富的拦路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些突出问题,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内容,用三年时间分三步进行重点突破。针对重点优抚对象经济上失去“造血”功能的现状,1998年,市财政拿出400多万元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并以当地上年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参照基数,实行自然增长,每年调整一次,从根本上解决了优抚对象的生活难。针对重点优抚对象家庭危草房较多的现状,1999年,市政府决心彻底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难。各级财政及时下达建房启动资金,结对帮扶单位积极筹措资金、筹备建材,“一助一”志愿者组成帮工队,仅半年时间,就帮助1305户优抚对象修建房3647间,彻底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困难。针对重点优抚对象身体差、伤病残多的现状,2000年,市政府又将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列入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卫生局率先出台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照顾政策,乡镇卫生院为每个重点优抚对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采取个人承担一点、集体资助一点、财政补贴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基本医疗保障资金,确保重点优抚对象平均每人每年报销门诊医疗费用不少于180元。通过农村合作医疗或大病合作医疗的形式,采取“双投保、双报销”的办法,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不足的困难。同时,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优抚对象重病救助基金,专门用于重病医疗费补助,攻克了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题。

(四)确保四个到位

在“一助一”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理清一条脱贫思路,开发一个致富项目,传授一门实用技术,解决一些启动资金”的工作思路,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的开发型扶贫上,确保四个到位,即:扶志,教育到位;扶技,辅导到位;扶资,经费到位;扶力,助耕到位。做到结对一户,帮扶一户,致富一户,一包到底。对生活上依赖救济、缺乏致富信心的优抚对象,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对有一定技能、有劳动能力的优抚对象,注重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对因缺乏劳力、生活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开展助耕助种活动,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对家庭人口多、子女小的贫困优抚对象,资助他们的子女上学,安排他们的子女经商务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五)建好五支队伍

这五支队伍就是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凝心服务队、以团员青年为主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妇女为主的助耕助种服务队、以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为主的致富带头人服务队和以民兵、驻军官兵为主的爱民服务队,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妇联、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军分区牵头组织。近几年来,数千支服务队活跃在农村,开展送医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向优抚对象捧出一片真情,献出一份爱心。“一助一”活动开展以来,共扶持2290户优抚对象家庭发展生产,助耕助种5133户,技术培训7239人次,资助416名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安排671名优抚对象子女就业。www.nx899.com

[1] [2]  下一页

,一助一帮扶工作经验总结

《一助一帮扶工作经验总结》相关文章

tag: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格式,个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维修教程_空调维修教程_知识分享_理财知识_开网店知识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