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学校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学年学校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12-20 17:45:23  浏览次数:470次  栏目:学校工作计划

 

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要突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阶段功能的落实,课前学生要有预习和课前准备的过程,教师要有收集学生课前预习信息的过程。课中学生要养成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前后联系、加工消化的习惯,教师要敢于取舍,启发点拨,暴露思维过程、当堂检测,不能出现“赶课”“赶学”现象,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学生要归纳总结,独立完成作业,并建立错题集,老师应认真批改,把握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信息,准确讲评,并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要教育学生做好学案保存工作,把学案作为复习总结的重要材料。学案使用应遵循下面流程:

(4)上课:上课是所有教学环节中最核心的环节,课堂是教师开启心智、垂范桑梓,学生获得知识、体验发展,从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场所。上课质量的高低除了和课前准备有关,还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学识、能力以及组织教学的方法、手段、语言表达等方面因素有关。上课要依据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要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设备。对好课的理解,第一、是高质量、高效益的课,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果和最好的质量;第二、是多种学习方式相融合的课,建立在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两种基本学习方式基础上的自主与合作、间接与直接,文本与信息技术等多种学习方式得到科学运用的课;第三、是全面发展的课,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都能得以体现的课,即知识、能力、人格都得到发展的课;第四、是有生成性的课,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暴露,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课。第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应关注每一位同学,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课。 

(5)作业和平时练习:本着“四有”、“四精”和“快反馈”的原则,“四有”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四精”即精心选题、精确批改、精细分析、精当讲评。精选应追求针对性和有效性,轻视作业的有效性是致命伤,精选内容,举一反三,可以是知识技能的巩固练习,也可以是探究性作业;可以课内与课外、书面与口头、视听与动手、个体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也可以选做与必做相结合。做到四少四增,减少数量、增加质量,减少机械重复、增加针对实效,减少繁难偏旧、增加情境应用,减少知识立意、增加能力立意,精当讲评一定要讲得有针对性、讲出系统、讲出规律。“快反馈”即批改不隔天,讲评不隔课。

(6)辅导:辅优、提中、补差。对于学业优秀生,让学生走进老师,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引导点拨、愤悱启发、深化提高这;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懈,要组建优秀学生学习小组,充分发展学生本身资源,相互切磋,相互促进。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让老师走进学生,老师的主要职责是主动分析学生学习困难和不足-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和不足-提出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再分析-再帮助-新目标-新任务,树立他们的自信,不断促进学生进步;对于学习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老师备课、上课、课后作业的布置、试卷讲评要以他们的实际情况为参照,全过程关注他们的发展。课程教学中心要建立辅优、提中、补差的实施、管理、评价制度,各年级部切实加以落实

www.nx899.com

,注重过程,把这些学生承包到每一们教师,确保质效。

(7)考试应该做到“四性”,即导向性、真实性、激励性和纠偏性。导向性体现在高考的导向、课改的导向、教与学的导向,学校成立学科命题小组导,在围绕这三个方面时,要充分了解被命题备课组的意图和教与学的情况,确保命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实性即保证试卷保密万无一失,学生考试实事求是,批改松严尺度前后一致,把握得当,积分不出差错,登分汇总准确无误。激励性即难度把握适当,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在考试中有一定体现,突出重点和基础,增加能力立意,少出偏题怪题。纠偏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学上,老师遵循着批改-统计-分析-讲评-专题巩固程序;另一方面体现在学习上,要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弥补不足,每次考试做考试案例分析,总结概况、具体分析知识性失误和非知识性失误、订正纠错、制定目标措施。

(8)教学研究:各个教研组、备课组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是教育教学科研的基地,是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的基地,是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基地,也是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基地。所以教务处和科研室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教研组的活动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形式、定主题、定主要发言人。第二、营造氛围,创设一个合作共享、和而不同的教研环境,做好日常公开课、研讨课等各种课的研讨,加强校本教研,特别是要建立以课例为载体的集研训为一体的校本行动研究制度,以三个阶段两个反思的形式,专业引领、伙伴合作、实践反思、行为跟进。第三、继续加强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并做好推广工作,突出改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完善学生教与学的行为,积累丰富的案例,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第四、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的实践探索,重在教案、素材、课件、习题、论文、课题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学生学习网站的建设,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好扎实的基础发型工作。第五、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理论学习,指导教师阅读一些理论专著,开展有针对性的注重实践的课题研究。第六、做好教研组和教师的发展工作,做好教研组和教师的发展规划,在实践中扎实推进,注重培养各有特色的教师群体,扬长避短,发挥个性特长,教研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明晰自身的发展方向,总结提升,形成特色。第七、加强教学常规的推进,抓好教学常规每一个环节,特别要加强作业和练习的有效性评估,加强高考试卷的研究,锻炼老师出高考试卷能力,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研究高考,熟悉高考,走进高考。做好试卷本身质量分析工作,科学分析试卷本身的难度、区分度、梯度、结构、覆盖面、导向性等有关试卷质量指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第八、开展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把英语学科的经验辐射到其它学科。

(9)校内调研:学校发展与质量保障中心要发挥学校内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每一个学期定期组织校内教育教学工作调研,采取听课、走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某个年级、某几个学科进行调研,并集中反馈,有效促进学校工作的推进。

(10)科学评价:各学科建立适合学科特点改善、促进学习方式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评价方案,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学年学校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