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

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

12-20 17:46:36  浏览次数:792次  栏目:学校管理制度

    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中华民族几千年德教育实践,形成了优良德师德传统。但是,随着教育德改革和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应当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是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和民族兴衰的大事,我们必须对当前师德建设不和谐的现状有清楚的认识,对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师德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对强化师德的途径有明确的态度。这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统领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 师德的现状与分析     教育事业战线长,人员多,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传统的应试教育发生了深刻地变革,作为教育工作的实践者———教师,如果仍然完全按照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德品质来对待今天的教育,就未免过时了,就会出现不和谐的教育现象。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强化师德,就必须认识与分析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德现状,并对此作出深刻地剖析。     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其表现为:只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学习,不思考,不改革,不进取,“穿新鞋,走老路”,只满足于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上,且自认为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工作成绩已经不少了,就心安理得的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并作为自己从不参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理由。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农村教师严重老龄化造成的。现在岗的教师,大都是中老年教师,工龄都在20年以上的比比皆是,他们认为自己工龄长,自己将青春年华早已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现在,人近老年,再过几年,自己就要退休逸养天年了,我们还有必要去改革、去进取吗?况且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应当作为宝贵的财富予以继承和发扬,我还有必要去学习新东西吗?持这种观点的较多,这就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为当前农村师德现状的主流。     2、意志消沉、敬业精神不强。其表现为:懒懒散散,消极怠工,在其位不谋其政,上工不上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心生杂念,常有怀才不遇之心,对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不关怀,不爱护,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研究教法、学法的改革,工作随意性强,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严重。出现这种现象的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工资偏低,福利待遇几乎为零的原因造成的。近几年来,尽管教师的工资由乡统筹收归了县管,但是教师的档案工资仍然难以兑现到位,东西差距大,更不可与其它行业相比。受过一定教育的有一技之长的人在沿海地区工作收入非教师所能想象,即使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年富力强的人,他们到矿区打工,其收入远比教师强多了。况且就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相比,我们干的是一样的活儿,甚至我们挑了学校的重担,但我们的工资与老年教师相比都差距不小。这就使的正处在风华正茂、建功立业的中青年教师对教育没有热情,对教育工作不热心,出现意志消沉、不爱岗敬业的现象。     3、赌博的现象较为严重。其表现为:工作时间内暗赌,工作时间外明赌,节假日豪赌,赢了狂赌,输了痞赌。赌场在单位,在家中,在街上……由于教师受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参与赌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前教师娱乐活动时间少,加上工作之余剩余时间较多,教师的业余时间觉得无所事事,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就想赌一把,在赌中消遣时光,在赌中寻求刺激,在赌中将自己生活所剩无几的几个麻各子一竞豪奢。加上受外界的影响,其它行业的人赌,社会闲散人员赌,上级来了要求陪赌,你不赌,别人认为要么太穷,要么是太小气,而且不赌还难成大事,你想不赌都不行,树欲静而风不止。当然,想贪便宜,不劳而获,想用赌的方式将别人的钱财化为己有的利欲熏心之念是赌博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4、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还仍然存在。其表现为:责骂、罚站、罚作业、揪脸、打屁股、扯头毛、煽耳光、赶出教室等等不一而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所谓的“爱”,所谓的负责任的精神,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之深,恨之切”,所以总有“恨铁不成钢”之念,他们总想用自己设计好的答案或预期的目标,让学生去实现,学生稍有“越轨”,则恶语相向,或拳脚相加,他们不管学生家长的心情和学生的体验,而且自圆其说的认为“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且教育评价体系仍然按照以成绩论高低,以分数论优劣,教师就认为你不给我好好学习,就会影响我的教学成绩,我就会因你而挨惩受罚,我能不体罚你吗?     5、侮辱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猥亵、骚扰、骗奸等现象在个别地方还有所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本人自律不严,不严格要求自己,法治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以至玩火自焚。     二、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传统的师德中,能够适应和促进今天教育师事业发展的师德品质还应该坚持与发扬,但是,结合今天的教育实践还应当充实新的内涵。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天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和学习的机器,而应当蹲下来欣赏学生,创造机会,创造情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摒弃“严师出高徒”和“师道尊严”的师德要求。     2、创新工作方法,培养创新人材。教师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广泛地开展教法的创新和学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思路的创新,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创新,切忌因循守旧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只有教师本人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材,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意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材。     3、乐教勤业,献身教育。 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乐教勤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务,以育人为乐。才能自觉的强化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照亮别人得同时,也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苦的为教育献身。     4、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广泛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育学生感情的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的相融,情感的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伴随着这种气氛,各种教育影响就会涓涓细流进入学生心田,各种教育因此就会发生作用。然而,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的。教师切切不可成为“学生自卑的制造者”,教师因爱而过分的苛刻的要求学生,什么都要求做的完美,达不到就严加批评、训斥,甚至以各种形式的惩罚,这是苛刻的爱,畸形的爱。这种情况表面看似“爱之深,”所表示出来的“恨之切”的行为常常有可能带来对学生身心的摧残和伤害。这种所谓“恨铁不成钢”的行为虽然可能“出于好心”,但其本身已失去了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所以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做法对待每一个学生、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的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说实话,自己就要表里如一。       6、更新观念,转换角色。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今天的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从“传道者”变为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分数而不注重能力,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从分数奴隶转为学习的主人,要从教师的“教”为出发点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的场所。     7、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今天的学生完全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他们记忆力强,想象丰富,接受新鲜事物快,如果我们教师不及时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我们就会知识老化,跟不上形势。如果我们用用即将淘汰的知识去教育学生,学生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会瞧不起我们,我们就会被淘汰。所以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品质,及时的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8、与时俱进,完善自我。教师要摒弃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品质,而应当与时俱进,认清当前形势,不断完善自我,力争使自己的文化知识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自己的能力成为时代的主流。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终为人师,而立于不败之地。     三、强化师德的途径     要强化师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要从主观和客观上相结合,才能有效的强化师德。如果片面地强调教师自身作用,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整训,整好师德,我想其效果是不一定好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作为教师要认清当前形势,努力促进自身和谐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且永远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定时期的教育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变革,必将要求师德的变革、充实和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仍然用应试教育下的师德内涵去应对今天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我们就很难适应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我们教师丰富的爱心要容入时代的特色与内容,不能真的成为现在社会所批评的那样,成为“学生自卑的制造者”。在今天,独生子女较多;“皇帝儿子”、“公主女儿”十分普遍,你既要担负起对学生教育的社会义务,又要负责保护“皇帝”和“公主”的自尊心。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很好地扮演好“新时代的教师”这一复合的角色,才能创设出一种和谐的教育,在和谐中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     2、作为教育管理部门,要建章立制,树立典型。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章立制,确立正确的师德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有据可依的强化师德;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有据可依的考核与评价教师的师德情况。要多树立典型,利用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教师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这样才不至于空洞和枯燥,使师德建设工作充满生机。     3、提高教师待遇,激发工作热情。师德的灵魂主要事爱岗敬业,要使教师能够爱岗敬业,只有进一步地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尽量缩小东西差距,行业差距,真正落实《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工资的增长比率不低于或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水平,这样,教师才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之中,才不会有其它的念头,才不会意志消沉,才不会出现这山看着那山高的现象。     4、尊师重教,鞭策鼓励。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似乎成了一句空话,学生称了学习的主人,也称了教育的主宰,《未成年人保护法》得以贯彻落实,而《教师法》却似乎成了一纸空文。在这样得环境下的教师又怎样安心去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呢?教师的敬业奉献被误认为是对学生个性的抹杀;教师“恨铁不成钢”被误认为是对学生人身权利的侵犯;教师履行教育学生的社会义务被误认为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触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再为崇高的师德也会被歪曲和丑化。如果进一步发扬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教师在倍受人们尊敬的前提下,教师就会受到鞭策和鼓舞。我们要求对学生要讲求“表扬的效应”,而我们教师也是人,如果也对教师以人为本,我想,师德的好转将指日可待。     5、增添新生力量,引进竞争机制。师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与缺乏竞争机制有关。如果增添了新生力量,增大了竞争机制,强化师德将会事半功倍。     总之,当今的社会,很少人会同意“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的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教育的和谐势在必行。强化师德是教育和谐的基础,所以,新时代的教师要注入新的师德内涵,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地强化师德。

,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

《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大全,学校管理制度范文,教学资料 - 学校管理制度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