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

理念是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443次  栏目:政治教学反思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但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评价内容——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定;

    (2)评价标准——注重评价共性的东西,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缺少体现最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以自上而下为主,忽视同级、自下而上的多主体评价;

    (5)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案例3]

    几年前《文汇报》曾报道:上海一所重点中学有一位高才生,无论多么难的数学题,他都有办法解开。但他特别不喜欢进行繁琐的演算,所以尽管他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总是正确的,答案却往往小错不断。高考时又因为这个缺点,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在我们的传统中,解题的精确性——模仿的精确性,比解题的思路更重要。有时各个解题步骤是正确的,就因为最后答案不正确而将分数扣得精光。后来这位同学获得了西方一所名牌大学的奖学金到国外留学。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上,他总是提出层出不穷的问题。有一次,老师被他的问题问得瞠目结舌,在实在无法给出答案的情况下,这位老师请全班同学起立为他鼓掌。第二年,这位同学成了校长助理。

   这一案例包涵的内容不用多说,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就是要实现课程评价观的转向。这一转变,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关于评价的方法、手段和实施过程,这里不作专门阐述,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评价理念的变化。

    (一)从“甄别选拔”转向“促进发展”,实现评价目的的转化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验教育工作的尺度。“应试教育”是淘汰主义的“精英教育”,它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中常。为了达到选拔的目的,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少数尖子,淘汰绝大多数,评价无形中就成了一种甄别的过程。这种评价是终结性的,结果是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教育成了制造失败的场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考试当然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学生学业的唯一评价,更不是课程评价的全部。那种把考试的检测功能无限扩大,并成为择优汰劣目的是错误的。考试本身只有检测功能,没有淘汰功能。检测只是手段,因为面对检测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多目的:发现问题,改善之;发现人才,选拔之;发现特长,培养之……当我们把考试这个教学中的手段之一变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时,我们的教育就成了淘汰教育,而不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素质教育。

www.nx899.com

[案例4]    中美不同的考试

    黄全愈博士在《近看美国高考》中写道:国内有个读者讲到她儿子的离奇经历:小峻(化名)上幼儿园时,很好玩,妈妈也没逼他学数学、识字什么的,因为她想让孩子多玩一些,等到小学再开始学习。不料到上小学的“入学考试”时,由于小峻不懂两位数加减法,不识字,连什么是考试也不知道,所以在“试卷”上随意涂鸦一番。结果是学校拒绝录取,理由是成绩没上线。

    黄博士的儿子矿矿到美国上小学前,也经历了一次“入学考试”。开家长会时,老师拿出矿矿的成绩表,并分析了矿矿在语言方面的长处和短处。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分析报告,学校专门派了一个英语教师给矿矿一个人上小课。两个考试,不同的结果:中国学校的考试,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的考试,发现问题,改善之。

    (二)从“唯智育”转向“五育”并举,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和“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评价的指向形成“重智、轻德、弱体、无美、缺劳”的偏差,“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学业成绩的单一指标的局限明显突显出来。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说评价的目的是发展,则评价的内容是全面:即要普遍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又要使每个学生各种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对“智”的评价也由传统的重知识和技能,转向重态度和能力的考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理念是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

《理念是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政治教学反思,政治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政治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