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让我忘记》阅读答案
《谁能让我忘记》阅读答案
12-20 17:33:27 浏览次数:516次 栏目:记叙文阅读
谁能让我忘记
侯德云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
现在我才知道,无聊,其实是人生的一种痛。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我让自己的心情很尽兴地激动了一会儿,才慢慢打开那封金光闪闪的来信。
信上没多少字。很严肃,公事公办的态度。
我把信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又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周围没人。陪伴我的,是偶尔的几声鸟叫,几声蝉鸣,还有一株小白酒草,两株苍耳。
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烟熏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我走到村外,去看望那棵老槐树。我在老槐树下站了很久,默默地流泪。看见老槐树,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了。
我听见了自己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声音。往日的声音。它们没有走远。它们有着露珠一样的鲜活和清亮。
我不是看望老槐树。我是看望我自己。往日的自己。
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
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
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炕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
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
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
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爱。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
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仅仅一次,我再也不想去了。
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
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
我说:爹,你也吃。
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
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臊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浅粉色的瓜瓤。
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它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
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
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
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从芦花鸡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
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
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
13、为什么作品结尾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却能够看到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4分)
答:
14、作品中动词的出色使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试结合作品分析以下句子中加点动词表现了爹怎样的形象特征。(5分)
①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
答:
②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轮流把它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
15、有人认为爹啃西瓜皮和娘抠鸡屁股的情节太过夸张,不够真实,这样写降低了作品的合理性和可信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6分)
答:
参考答案:
13、(4分):因为汽车开出很远了,爹妈和村庄已经无法看见;(1分)西瓜皮和死去的芦花鸡代表着爹妈对我深沉的爱,铭记在我的心间,呈现在我的眼前。(3分)
14、(5分):① 喷写出了爹到处向别人传播我考上大学的喜讯时兴高采烈的情形。(1分)表现了爹对我的爱,并为我感到骄傲。(1分)
②扎写出了爹对我的浪费行为的不满和责怪,刨形象地写了爹吃西瓜时唯恐浪费而尽力啃干净的情形。(2分)表现了爹的节俭。(1分)
15、(6分)可按以下A或B两种意见答题。
A: 不同意。(1分)这两个情节是父母在贫困生活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儿子筹集上学费用而做出的无奈举动。(2分)作品正是通过这种无奈举动,更加突出体现了爹娘对我深沉无私而又令人辛酸的爱。(2分)从而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1分)
B: 同意。(1分)爹娘虽然生活很艰苦,但也不至于做出如此夸张举动。(2分)作品为了表现父母对儿女深沉的爱这一主题而设计如此不切实际的情节,(1分)降低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使作品主题的可信度下降。(2分)
- ·上一篇:挖野菜 阅读答案
- ·下一篇:《我的老师》阅读答案
《《谁能让我忘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 › 《谁能让我忘记》阅读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谁能让我忘记》阅读答案
tag: 阅读答案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 -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推荐
- · 《匠人与大师》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2017年黔东南州:《范进中举》阅读训练及参
- · 2017年贵阳:《一棵进城的古树》阅读训练及
- · 2017年南宁:《雨中片段》阅读训练及参考答
- · 2017年白银:《放鸭》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2017年百色:《动人春色不须多》阅读训练及
- · 《故乡滋味》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父亲的自行车》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大自然之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风筝仙女》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郑振铎《海燕》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寻觅记忆的声音》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古藤》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夜色清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儿时的恶作剧》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阅读训练及
- · 《选择阳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 《“湛江年例”是一种力量》阅读训练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