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560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www.nx899.com

并解释竖排小字内容)。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可灌田300多万亩的都江堰修成之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期,秦国让水工郑国主持,在咸阳附近修建另一大型水利工程,并以郑国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可灌田400多万亩。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评价郑国渠——“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对它的作用虽有些夸大,但它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还是有口皆碑的。由于以上同个方面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它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据《史记·河渠志》记载,关中地区粮食亩产,可达今日的三石八斗四升,约合400余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虽不能反映粮食产量的全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产量提高的大趋势。

(板书:发展状况:1.农业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大批工匠从奴隶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这就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板书:2.手工来的进步;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有了很大发展。冶炼规模扩大,矿山增多,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还形成了著名的冶铁中心,如楚都宛和赵都邯郸等。(指导学生看56页地图,找出所讲的冶铁中心。)战国时期,其他的手工业,也有较大的进步,如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的工艺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指导同学看书中55页插图,并强调指出: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板书:3.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兴盛:四方物产的交流、大商人出现、封建城市的兴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劳动分工向更细密、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产品交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农民需要以农产品换取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工匠必须拿手工业产品,换取吃、穿等必需品;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以剥削所得,换取奢侈品。所以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请看幻灯,(打出“商品交流示意图”的幻灯片,边指图边讲。)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这些商品交汇之地,往往又是当时各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形成了新兴的封建城市。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都很繁华。据史料记载:“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大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这段古文是讲:从前也有大城市,但最大的城池周长没有超过300丈的,人口虽然多,也没有超过3000户的,而这时的新兴封建城市,城池周长达1000丈、户数达万家的,比比皆是。齐都临淄是最典型的一个,由于商业和城市的兴旺,造就了不少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指导同学阅读56页和57页小字)4.课堂小结:(擦去图示板书中的细目部分,只留大目)发展原因 发展状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请同学根据以上图示回顾本节所讲内容。同学复述后,教师强调:

①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发明于春秋后期,比欧洲早1900年;

②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

③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位置和修建者;

④齐都临淄。

5.作业:课后填好下表。

(三)教法建议

教法:图示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

教具:参看书上图表、人物像、自制幻灯片。

上一页  [1] [2]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