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备课
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受到启发
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
(1)学生划段,讨论段意。
(2)小结。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6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7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4、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段的?
先读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
三、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挑山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先写挑山工的样子: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接着写他们的动作,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再写他们登山的路线--折尺形。
好处:不损坏东西,还可以省力气。
追问:有什么缺点吗?
这样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3、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我的疑问是什么?
挑山工走的路程远,速度慢,反而领先于游人。
4、读文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从这一段中找出我与挑山工登山的过程中,都是怎样登的?挑山工在哪儿超过了我?
(学生边读边勾划书中有关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再认真思考一次。
3、汇报。
我在山下遇到一位挑山工(一齐走)并很快超过了他。可是在回马岭和五松亭挑山工都走到了我前头。最后,在极顶挑山工又走到了我的前头。
(教师边听边板书要点。)
4、追问:挑山工为什么能走到我的前头?从哪儿知道的?
①读挑山工的话,考虑一下他讲了几个意思?
②分析。
(联系实际说说这些话的含义。)
挑山工 &n
bsp; 游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作者用亲身经历解答了疑问。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思考: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2、汇报。
这幅画体现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不停地前进的精神。作者需要的是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教学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懂得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扎实,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板书设计:
挑山工
挑山工 游 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备课- ·上一篇: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老师本领大》
- ·下一篇:Mainly revision Lesson 69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备课》相关文章
- › 北师大版数学《套圈游戏》教学反思
- › 北师大版《语文天地》教学反思
- › 捆小棒 - 北师大版
- › 数学免费教学设计-轻重 - 北师大版
- › 买铅笔 - 北师大版
- › 数学免费教学设计-物体分类 - 北师大版
- › 可爱的校园 - 北师大版
- › 猜数游戏 - 北师大版
- › 小猫吃鱼 - 北师大版
-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生活中的图形(一)
- › 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 › 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新教材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备课
tag: 北师大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 29《钓鱼的启示》|人教版
- ·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珍珠泉》教学设
- ·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了解叙述的顺序
- ·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 课文 11 去年的树|人教课标教材
-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 · 3《和时间赛跑》|人教版
- · 2《三味书屋》|人教版
- · 课文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课标教材
- · 课文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课标教材
- · 6《爸爸和书》|人教版
- · 威尼斯的小艇
- · 《趵突泉》教学设想
- ·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
-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观潮》
- · 四年级语文上册《昨天,这是一座村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