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起表率的日常语言
为孩子起表率的日常语言
12-20 17:12:12 浏览次数:259次 栏目:亲子沟通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们往往能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们的影响作用,但却易于忽视日常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中个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完成的.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总是正确的,自然也就以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 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是了不起的,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此,孩子总是无条件地承认和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评价,而不能分析判断这些评价的正确性.而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无论是否是有意,往往传递给孩子一种关于他的评价. 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在潜意识当中,而且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和成年生活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令行为者本身迷惑不解. 如果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从父母语言中传达出来的积极评价,则孩子就比较能够养成一种积极的个性,反而则父母会在长时间随意的语言中培养出孩子消极的个性.此所谓家庭教育中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不过是父母们并不在意得日常语言慢慢种下的.每一天,你的言行都影响着孩子,这正是培养他们的好时机. 看看以下我们并不陌生的从父母口中说出的话: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笨死你!这么点儿事都做不好.” “你聋了?听见没有?” “哎,你怎么这么懒呀!” 你跟你爸一个德性!…… 这些话不仅在当时令孩子不快,而且在他们潜意识里留下很深的痕迹.显然此时家长在选择沟通语言上出了问题.你可能是从童年生活中学到了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虽然知道当时自己对父母的怨恨很大,但由于缺乏其他办法,只好让自己的悲剧重演.当孩子出现一时行为偏差时需要的是提醒和理性的帮助,父母应该选择一种中性的、不带评价的语言来和孩子沟通. 你也许认为这样才能达到“重捶敲响鼓”的效果.希望孩子在骂声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改正不良行为,而事实上,孩子只会表现得更糟.贬低孩子的话像种子一样洒落在孩子心里,这样的情况越多,埋藏得越深,逐渐成为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当孩子习惯于这种指责后,就会在内心拿这样的标准来为自己开脱.于是孩子的行为并不因为父母的指责而有所改善,反而使自己成为被父母咒骂的那种人. 孩子心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有关自我的问题.“我是怎样的人?”“我可以成为怎样的人”“我有能力做成那件事吗?”等等.这些问题是认识自我、形成个性的基础. “为什么你不愿努力?” “不,我根本不行.”&[1] [2] 下一页,为孩子起表率的日常语言
- ·上一篇:与孩子沟通的适用法则
- ·下一篇:父母跟孩子说理的技巧
《为孩子起表率的日常语言》相关文章
- › 为孩子起表率的日常语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为孩子起表率的日常语言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技巧大全,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演讲与口才培训 - 交流沟通 - 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 推荐
- · 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 · 父子沟通:把儿子当男人[1]
- · 家长应对孩子脏话的四技巧
- · 如何教宝宝认识陌生人
- · 掌握亲子沟通的基本原则
- · 倾听孩子心声,躲过10大误区(上)
- · 与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
- · 阻子女入歧途 两代沟通甚重要
- · 单亲家庭调整亲子新关系
- · 父母当着孩子吵架对孩子影响
- · 亲子沟通遭遇“堵车”
- · 如何让孩子说心里话
- · 高效沟通的肢体语言——蹲下说话
- · 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 · 亲子沟通的8大技巧
- ·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才
- ·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 · 五绝招令孩子不再任性
- · 父母如何以童心理解孩子
- · 好父母亲子八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