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中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
会谈中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
12-20 17:12:12 浏览次数:600次 栏目:交际口才
会谈一词如果让我们顾名思义地去作解释的话,就是会面和谈话.在这里,会谈中的双方就不仅仅是通过谈话交流的,会谈双方视线的接触和身体的姿式等也会成为会谈中交流的要素.
一、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
在会谈中,区别一个治疗者是否成功,其中也需要考虑治疗者与对方视线的接触及治疗者的身体姿式动作所构成的身体语汇.一旦你要参加某个会谈,你就应注视着你的会谈对象,一直保持视线的自然接触.进一步看来,你的身体语汇也应表示出你的关注和兴趣.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你注视着对方时,你可以了解到对方的更多的情况.反之亦然,当来访者在讲话时,你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对方同样也可以了解我们.他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即自己的话是否被治疗者认真听取,是否能被接受,是否可以被理解.治疗者对对方的共情与理解,尊重与关注等信息均可以从其目光中传达给对方.视线接触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治疗者注意自己的目光.如果对方在谈话时,你却在那里看着不相干的东西,或者东张西望,目光散漫,这种视线给对方的信息可想而知一定是消极的.
那么,在会谈中治疗者的目光怎样安排比较合适呢?我们的建议是:当你倾听对方的谈话与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当你在讲话解释时,这种视线的接触可比听对方谈话时少些.也就是说,对方讲话时,一定要用目光表示你的关注;自己谈话时,有时视线可以短时间离开对方.
人类的身体语汇实际上是极为丰富的.譬如站立的姿式、坐着的姿式、举手投足都可包括其中.人们在各自的生活经历中,可能会形成一些自己独特的习惯,比如习惯于双手抱臂而立,谈话时爱在室内走动,或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坐下时习惯于跷二郎腿,想问题时经常震颤双脚,解释说明时喜欢用各种手式等等.文化背景不同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身体语汇,如"v"字型手势表示胜利,耸双肩表示无可奉告等.
作为治疗者,在自己的治疗对象面前,总的原则应是使自己的身体语汇融入到治疗过程中去,以有利于治疗过程为准.这样,有些治疗者的习惯动作可能是需要改变的.比如颤动双腿,这可能会使来访者感到压抑与不安;坐在办公桌上与人交谈,在自己的同事与朋友面前也许是适当的行为,但对来访者就有不利影响,这会产生一种治疗者"居高临下"的感觉.比较适宜的行为表现也许是这样的:当来访者初次到来时,可以和对方握手表示欢迎与接纳之意.如有的治疗者不习惯于这种方式,也可以不用握手的方式,但需起身招呼来访者坐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使自己坐得舒适自如,同时又要表示出对对方的关注.这在倾听对方谈话时更重要,可使自己面对对方,使自己的身体略微倾向于来访者,并用点头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注意.在说明问题时,可借助某些手势加强谈话效果,但要注意运用适度,不能显得过分夸张,以免使人感到有"取宠"之嫌.在每次会谈结束时,治疗者应起身将来访者送出门外,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礼节,但也表明了会谈中治疗者对来访者的主观态度.
在治疗者说话时,对方也在观察你,初学者往往失之紧张,常常会有只坐椅子的一半、身体向前倾斜很大、双手紧紧地拧在一起等表现.对方如发现这一点,也许自己反倒能放松下来,但其后可能会对治疗者说出的话打折扣.纠正的办法是治疗者要靠椅背面坐,找到一种使自己感到舒适的姿式,手中可拿笔纸作出准备记录的样子.当然这只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办法.治疗者在会谈中,既要真正表现出自在自如,又表现出对对方的关注,还需多进行实践锻炼.
二、其他非言语性的技巧
除了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言语性的技巧.说话的语气、语调及速度就是其中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有时有人以冷淡的语气说出一些欢迎的话,那实际上说明其内心并不真的欢迎对方.心理治疗的过程比较多地依靠治疗者的言谈话语来影响对方,这就需要治疗者在治疗时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语音、语调.来访者在听治疗者讲话时,治疗者所说的话语,对他来说是理性化的东西,而从声调与语气中,他感受到的是某种态度与情绪,这种态度与情绪并不就到此为止了,它还会诱发来访者的感情.那么,作为一个治疗者,你的声音是否能让对方感到温暖、顺耳、让人有兴趣听下去,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说来,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关键是要注意,你要带着对对方的共情、理解与关切去讲话.这样,你的语音中就有了灵魂,讲出的话语才会有扣人心弦之效应.
关于治疗者的话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运用的技巧.比如发音不能太平,这会使人感到平淡无奇,枯燥无味.讲话时要有些抑扬顿挫、变速与停顿.这会使你的话语变得有生气、有吸引力.讲话时,要尽量发出明确的声音,使对方能够听清楚,含混不清易使对方产生犹疑.语速不要过快或过慢,一般中等速度较为适宜.过慢会使对方感到拖沓、不精炼,过快有时对方容易跟不上你的速度,因为他们同时还需要思考.掌握谈话中的停顿有助于对方思考,停顿并非留下谈话的空白,停顿有3个作用:(1)留下言语的余韵;(2)求得同意、领会;3)加强听者的紧张状态,这实际上是让对方参与其中的艺术.
三、某些基本技巧的实践练习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一个人学会微笑的前后经历.当他面色冷漠时,他觉得其他人也都严肃,冷漠;但当他学会对别人微笑之后,他发现他遇到的人们也都在对他微笑.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有些治疗者工作很认真努力,但治疗效果不太好;有些人一味埋怨来访者的人格特征有问题,那么我们自身有无要提高之处呢?下面的几种练习将会有助于某些治疗者.
1.对于好的听众与不好的听众的观察
注意你周围的人,找出你认为是最好的听众的那些人,这些人应具有使周围人愿意和他们谈话,在有困难和问题时,愿意向他们倾诉的特点.记下他们与谈话对象目光接触的情况,身体语汇的表达以及对对方话语的反应方式.以同样的方式找出你认为是别人不喜欢的谈话伙伴,记录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特征性情况.
最后,回顾一下你过去的经验,想一想过去曾经对你有过帮助的那些人们的情况,以及对你并未有什么帮助的人(这些人也许当时很想帮助你)的情况.分析他们的特征性行为.
2.会谈的实践性练习
在你与朋友或家人谈话时,有意识地引入某些消极行为(如眼睛看着别处,样子懒懒散散、心不在焉,而在另一些时候,则有意识地注意以积极的方式参与谈话,注视对方,身体面对对方倾斜等).记下这两种方式产生的影响,对不同的人情况怎样.
类似的练习还可以找出很多,应该说这里所说的仅仅是几个特例.在电视高度发展的今日,它也可成为我们练习的伙伴.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电视剧中某个对他人讲话具有影响的人,他的风格,他的特点,分析他为何受人欢迎;反过来也可对某些不受欢迎的人进行分析.这样的练习都会有助于治疗水平的提高.
,会谈中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
- ·上一篇:不要做职场中的“辩论狂”
- ·下一篇:教你平息工作中的愤怒
《会谈中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相关文章
- › 会谈中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会谈中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
tag: 技巧 交际口才,交际与口才大全,交际与口才txt,演讲与口才培训 - 口才培训 - 交际口才
交际口才 推荐
- · 尊重他人 才能自重
- · 如何选择同外国人交谈的话题
- · 动之以情三题
- · 交际礼仪情商中大提升
- · 交际语丝(启示录)
- · 中国传媒大学
- · 同事和你争功怎么办
- · 怎样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 · 网上谈情,也许有一束可怕的目光窥视着你
- · 黄宏:为"笑"消得人憔悴
- · 王刚:睿语慧心驰艺坛
- · 交际英语研究性学习实施案例
- · 职场成功:人脉资源的积累
- · 职场生存宝典:默默无闻不敌臭美和显摆?
- · 能说会道
- · 性格内向的人怎样步入交际圈
- · 礼貌谦词用法十种
- · 教你一招——开会发言的心理秘诀
- · 敞开心扉要讲适度原则
- · 如何面对同事的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