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与《春风沉醉的晚上》比较

《伊豆的舞女》与《春风沉醉的晚上》比较

12-20 17:08:47  浏览次数:145次  栏目:读后感

     一、不同的叙事结构和人物设置
     《伊豆的舞女》显然采用的是游记的叙述方式,故事的发展是依照旅途中时间、空间的变化向前推进的。文章一开始便以“我”赶路的情节作为开篇,并交代“我”与舞女的相识就发生在旅行中:“舞女这一行人至今我已见过两次。初次是在我到汤岛来的途中,她们正去修善寺,是在汤川桥附近遇见的……然后是翌日晚上在汤岛,她们来到旅馆演出。”之后“我”便追随着舞女一行人穿过隧道、翻越山岭,过了荻乘、梨本等寒村小庄,来到汤野。就在当晚那个下着暴雨的深夜,“我”的心随雨声中传来的舞女的阵阵鼓声而起伏难安,原本的些许好感变得愈发强烈。而在今后几天的相处中舞女天真、纯洁的心深深吸引着“我”,“我”对她的爱怜与喜欢在此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后,“我们”相约同路到下田,旅途中舞女若即若离的态度,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心动不已。文章的结局将场景设在送“我”上船的岸边。“我”的欲言又止,舞女的静默不语,使全文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中。此时,不但是“我”伊豆之行的终点,也是“我”与舞女之间情愫的终点。可见,整篇作品的故事情节始终围绕着旅途变化展开,人物的情感的逐层推进也蕴涵在这种变化之中。
     此外,《伊豆的舞女》中除了“我”和舞女之外还塑造了其他的人物,这其中包括:舞女的哥哥一家、百合子、茶馆老板娘和她重病的丈夫、旅馆老板娘、各地的旅客以及在码头遇到的矿工的母亲。显然,这样繁多复杂的人物的出现正符合了游记的需要,他们既是旅途中的“点缀”,又是旅途变换的标志。但作者选取这些人物,赋予他们语言和行动,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而是通过他们的言行从侧面烘托出舞女真诚、善良、纯洁的心灵,为“我”对舞女的爱恋的发展作铺垫。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叙事结构与其相比要显得更为严谨有序,人物也相对集中。全文始终将故事封闭在一间黑暗狭小的房间里,故事中,正面描写的人物也仅仅限于“我”和陈二妹。这一点与《伊豆的舞女》可谓大相径庭。郁达夫的小说一向不强调情节,只注重抒情,但在这篇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达夫在情节设置上的良苦用心。这也正印证了前文中谈到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变革开端。
     小说将故事的发展局限于一定的空间之内,“我”与二妹的相识、了解到相互关心都是从“我”搬到这间小小的房间开始的。它的狭窄为“我们”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每次二妹下班,“我”总要起身给她让路,一则为她提供了仔细观察“我”的机会,二则她觉得过意不去便买了香蕉叫“我”一同享用。由此,“我们”才有了以后的深谈,才能在朝夕相处之后让“我”感动于她的真切的关心,从而在脑海中生发出种种“邪恶”的念头。可见,小屋这一空间的限定,即为情节的推进“推波助澜”,又成为本文别具一格的构思。
     文中的“我”在二妹的面前被衬托得如此渺小,虽然“我”是故事的亲历者,但在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只是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而作者想要表现的真正主角是女工陈二妹。陈二妹是他精心构置的一个人物,目的是想通过她表现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穷苦人的精神面貌。她一出场就被清寒的意象所笼罩,“她的高高的鼻梁,灰白长圆的面貌,清瘦不高的身体,好像都是表明她是可怜的特征”。她父亲死后一个多月,早晨上工“一路哭了去”,晚上又“一路哭了回来”。生活如此艰苦,还要受工厂管理人的戏弄,这种写法极具悲剧化小说的要素。○8这样细致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是有意营造出二妹的悲惨,将众多发生在穷苦百姓身上的悲惨的事件,集中到二妹的身上,让她更具有时代的典型性。读者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从而产生共鸣。如果说《伊豆的舞女》带给人的感觉是旅行的变幻,是流动的节奏,那么《春风沉醉的晚上》则是人生沉闷而又无奈的叹息和宁静。www.nx899.com
     二、不同的感情色彩
     尽管《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都是以沉默的方式将这份萌芽的情愫斩断,使文章在充满悲凉、忧郁的气氛中结束。但在此之外,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感情色彩的差异。
     从上文中笔者已经谈到,川端康成是为了躲避烦恼和纷乱才来到伊豆的,因为此时的伊豆恰好给予了川端一份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温暖和抚慰着他憔悴的心灵,是他精神的避难所。他长期居住在伊豆其实可以说就是一种“逃避”,一种归隐田园的惬意。因此,在川端眼中,伊豆是美好的,舞女也是美好的。作品中,作者把“我”的孤独和舞女一行人的贫贱生活交织在一起,描绘了“我们”共同的痛苦心声。但整部作品并没有过分将这份痛苦浓墨重彩,而只是浅浅的一笔代过,特别是旅行中沿途浓郁的山野气息和舞女的天真、甜美的表情更为作品增添了欢快、跳跃的音符,抒情的笔调远远大于对他们不幸的描绘。由此可以看出,川端是在追求着一种抒情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感受的美,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他避而不谈现实的冷酷,正说明他“逃避”的初衷,他只想给作品,给自己,给读者一种单纯透明的美,这实际上是川端康成内心理想的升华,从孤独的生活经历升华到精神层面的满足,从痛苦忧郁的现实升华到理想世界的美好。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却自始至终弥漫着忧愁、凝重的气氛。作品开篇就写明了“我”窘迫的生存现状:失业、饥饿、居无定所,放翁诗云:“少年远游无百里,一饥能使走天涯”恰是对“我”境况的绝佳描述。于是,“我”才在无奈之下搬进了这间只有“半个猫额”大的小屋。屋内黑沉沉的光线也同样预示着“我”与陈二妹惨淡的生活:一个是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一个是受尽压迫的烟厂女工,构成了“我们”之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哀。结尾处作者一段病态的环境描写使忧郁的情调升至高潮:“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夜景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现实无限的诅咒。此时的郁达夫沉浸在人生彷徨、忧郁的内心压力之中,他没有选择如川端康成一般去寻找一个“伊豆”那样人生的世外桃源,躲避痛苦,而是敢于通过作品将这种人生苦质表现出来。他将目光投向社会,投向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从他们的身上寻找黑暗中的闪光点,发掘人性最本质的魅力,从而激发更多有着同样感受的民众彼此关爱、彼此理解,正像文中的陈二妹一样,用善良的心呵护周围的人。这既是对和二妹一样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真诚的歌颂,也是对当时社会境况的抨击和鞭笞。黎锦明在谈到《春风沉醉的晚上》时说:“我相信无论是安居在繁华生活里的男女,或者和达夫经过同样生活的男女,生活比达夫更不如的男女,《春风沉醉的晚上》给他们灵魂的摧撼是一样的,现代的生活已经麻木了,灵魂麻木了,《春风沉醉的晚上》从这许多麻木中唤醒了不知多少人们!”
     形成如此迥异的风格和两位作家本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川端康成幼年的孤儿生活决定了他抑郁、孤僻的气质和脆弱的性格,从而当他处身于社会或者人生的大动荡、大冲击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力不从心。他本人也承认:“归根结底,自己基本上掌握不了人生的长河”,“没有能力感受真正的悲剧和不幸”。于是,他便很容易陷入消沉、迷惘的心境之中,对现实采取回避的态度,只沉醉于自我心灵里的美好世界,去寻求解脱和安慰。在伊豆的时光恰恰是他“躲避、超脱”的阶段,他正迫切的需要包括舞女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温存,因此《伊豆的舞女》中那些明快而又充满温暖感觉的暖色调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郁达夫的童年也是在孤寂和压抑中度过的,他的骨子里天然存在着一种忧郁的情节,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到来,大大激励了当时还远在日本的郁达夫,然而当他的热忱和在异国“弱国子民”的痛苦在内心猛烈碰撞的时候,除了用灰冷的色调描写周围的人和事用以宣泄心中的忧郁、苦闷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让他解脱的了。这使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情感放逐于社会之中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共鸣,使人们在黑暗的现实中寻找一丝光明。www.nx899.com
      
   www.nx899.com

上一页  [1] [2] [3] 

,《伊豆的舞女》与《春风沉醉的晚上》比较

《《伊豆的舞女》与《春风沉醉的晚上》比较》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读后感,读后感范文,读后感怎么写,名著读后感,心得体会 - 读后感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