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花的成语-形容菊花的成语

形容花的成语-形容菊花的成语

12-20 17:25:46  浏览次数:230次  栏目:形容与描写

6.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7.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向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图画费较劲?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黏屏聊以慰重阳。

[注释]

1.“诗余”二句——谓诗后戏笔画菊,乃乘一时之逸兴不经意所作,岂是存心绘画、苦苦构想而成?图画,指绘画所用的红的青的颜料,亦作画的代称。较劲,计虑,思考如何恰当。

2.“聚叶”二句——聚叶,把菊叶画患上茂密,故用“千点”。攒,簇聚。花由好多花瓣集合构成,故说“攒花”。霜,指代菊花瓣,故用“几痕”。国画中有泼墨、烘染等法,枝叶浓黑以烘托花姿。“泼墨”、“攒花”是画菊经常使用的话,如《画居逸品》记高濲“酒酣泼墨,写菊数本……寒香飘拂,冷风飒然。”菊花的不同画法则有“高顶攒瓣花”、“攒顶尖瓣花”、“攒心细瓣花”等名目。

3.“淡浓”句——对风前的菊花姿影心领神会,然后在纸上用浓淡来表现。有浓淡,才能密而不乱,才有远近掩映。

4.“跳脱”句——即“(戴着)跳脱之腕底生秋香”的修辞句法。跳脱,手钏的一种,用珍物连缀而成,又做“挑脱”、“条脱”。《全唐诗话》:“(文宗)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句中仅以字面儿与“淡浓”成对,对仗中多有此式。有人解为灵活,兼有此意。

5.“莫认”句——不要错认是真的菊花而随手就去采撷。说画患上神态逼真。“东篱闲采掇”,语用陶潜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掇,拿取。

6.黏屏——把画贴在屏风上。慰重阳——重阳不患上赏菊,以观画代之,可安慰一下寂寞的心情。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虱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注释]

1.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2.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扣——询问。东篱——指代菊,见前诗注。

3.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偕——同……一起。

4.为底——为什么这样。底,何。

5.虱——蟋蟀。可——是否。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6.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注释]

1.簪菊——插菊花于头上,古时风俗。《干淳岁时记》:“都人九月九日,饮新酒,泛萸簪菊。”又史正志《菊谱》叙曰:“唐辈下岁时记:九月宫掖间,争插菊花,平易近俗尤甚。杜牧诗曰:‘黄花插满头’。”

2.镜中妆——指簪、钗一类首饰,女子对镜梳妆时插于发间。这句说以菊插头,不要错认作是珠花。因男子也簪菊,并非为了打扮。

3.“长安”句——疑指唐朝诗人杜牧,他是京兆(长安)人。其《九日齐山登高》诗有“凡尘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等句,与本诗中多以插菊、饮酒事并提相合。但“公子”“花癖”之称,总无可征,或是泛说京都风气。

4.彭泽先生——指陶渊明。参见前注。陶除爱菊外,也喜酒,任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高粱),曰:‘吾尝患上醉于酒足矣!”江州刺史王弘曾“留二万钱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又自酿酒,“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南朝萧统《陶渊明传》)所以称“酒狂”。

5.三径露——指代菊。因说“露”所以用“冷沾”,这两句都形容簪菊。

6.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暗与陶潜“葛巾漉酒”事相关。九秋霜——指代菊。九秋,即秋天,意谓秋季九十日。秋称三秋,亦称九秋。

7.“高情”二句——意思说,时俗之人不能理解那种高尚的情操,那就让她们在路上见了插花醉酒的样子而拍手取笑吧。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儿童共道先生醉,折患上黄花插满头。”这里兼取两者意化用之。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注释]

1.秋光——指菊影。潜度偷移——说菊花随着日光西斜而身影在不知不觉地移动。

2.“窗隔”句——意思是隔着窗子透出稀疏的灯光,在地上描下了浓淡不同的远近菊影。

3.“篱筛”句——竹篱好比筛子,透过月光的碎片,就像把明净精巧的菊花姿影封锁在里面。玲珑,空明的样子,又常形容雕镂精巧。

4.寒芳——指菊。留照——留下肖像,即留下身影。魂应驻——花魂应该也留在菊影之中,说菊影能传神。

5.霜印——指菊影。梦也空——影虽能传花之神,但毕竟是虚像,“梦也空”就是虚像的修辞说法。上句从花到影,这句从影到花,说法相反相成。

6.暗香——指菊,因写月夜花影,所以用“暗”。休踏碎——正点出“菊影”,影在地上,因珍惜,所以不肯踩它。程高本这三个字作“踏碎处”,句不成通,既已“踏碎”(影岂能踏碎?),怎么还说“珍重”呢?今从脂本。

7.“凭谁”句——赏菊与饮酒相关,已见前诗注。身影本来朦胧,加之醉眼迷离,看去就更模糊难以辨认了。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虱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注释]

1.秋酣一觉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

2.“和云”句——唐朝张贲以“和霜伴月”写菊,今换一字,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分明”说梦境依稀恍惚。

3.“登仙”句——说梦魂翩跹,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羡慕庄子变作胡蝶。庄周梦中化蝶事见《庄子.齐物论》。这里引“庄生蝶”是为了点“梦”。

4.忆旧——实即“梦旧”,诗题中“梦”字句中不出现是咏物诗技法上的讲究。寻盟——表示交友友好,语出《左传》。这一联构想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

5.“睡去”句——意谓梦见归雁,依恋之心久久相随,直至它飞远看不见。

6.故故——屡屡,时时。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太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虱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形容花的成语-形容菊花的成语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