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下)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下)
2、置景的虚实。
诗词有实景与虚景,有虚实相间之景。写实景要注意“实中透虚”,能触发联想,写实才不枯燥、不呆板。写虚景要能落到实处,有凭藉依托,有云蒸霞蔚的气象境界。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怎样置虚实之景,化景物为情思呢?如毛泽东1965年5月写的《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井冈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阔别38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用非常欣喜的心情写下这首词。
词的上阕写重上井冈山的所见,是一幅广袤千百里,林海古木参天,葱葱郁郁,不愧为南天奇岳的自然实景!另外,还点缀了井冈山今天的美景:许多高楼大厦,警勉后人的革命纪念亭台,五井碑,黄洋界,车来车往,如跃似飞。细品之,叫人惊叹老根据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真是“江山如画”!
词的下阕写诗人的所感,侧重回忆往昔和抒发豪情。38年仅仅弹指间逝去,井冈山“变了”,但来之不易啊。往下诗人虚写昔日在井冈山的斗争:风起云涌,a88枪88a林弹雨,抛头颅,洒热血,那真是“九死一生”!是党领导红军和根据地人民,似天上明月朗洁、高尚,革命豪情天生,横扫一切枯枝败叶!终于,迎来了“一声鸡唱”,东方红了,太阳升以至“万怪烟消云落”。
诗人勾勒前实景和后虚景,且注入了革命情思,堪称妙用虚实景的典范之作,无不叫人惊叹其运笔之神奇!
3、置议论的虚实。写诗强调形象思维,但也不排斥抽象思维,即诗中的议论。这议论不是泛泛而谈,它要求有哲理性,有形象性,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运用虚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丞,刚由洛阳到江南,恰巧辛渐正要回洛阳,于是作此诗送朋友辛渐。
前两句是诗的第一层,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它如同用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作背景,衬以高高的芙蓉楼,奔腾的大江,如织的冷雨,接天连江,友人、高楼、整个吴地都笼罩在潇潇冷雨中,为即将的离别平添几分悲凉气氛。“楚山孤”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一向豪迈的王昌龄,一场送别,一阵冷雨,怎会如此落寞?原来诗人被贬岭南,自负甚高的王昌龄在官场上很不得意。
后两句是诗的第二层,转入议论,表白自己崇高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辛渐归去的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名人荟萃,诗人又素负诗坛盛名,亲友故交一定会问起他的近况。诗人借用六朝时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的诗句,推陈出新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作了回答,自喻高洁、清白的品格。他让辛渐代言:虽然自己多次遭到打击,被排挤陷害,但绝不会同流合污,向恶势力低头;要一尘不染,如玉壶冰心,晶莹洁白!
诗人屡遭贬谪而志气不改的表白,画龙点睛之笔是末句。假如实事求是地说,即使千言万语都比不上末句的虚拟议论!它蕴含着哲理,形象感人,感情强烈,成了千古名句!
4.情境的虚实。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回想过去的情境为虚,以目前具体情景为实;一种是虚拟或想象的情景为虚,以真实具体情景为实。情境实写容易而虚写难。这里着重介绍虚拟的情境。如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7日,红军翻越六盘山。登山时,来到一道高高的山梁,毛泽东对大家说:“休息一会吧!”他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抽烟,望远,于是写下这首长征途中创作的最后一首词。
词中“望断南飞雁”是典型的虚拟情境。它把一系列难以表达的思维活动,都凝聚到望雁的神态之中。看红军北上,大雁南飞,方向相反。大雁要飞经的地方,正是红军走过的征途。望雁:自然会引起对漫漫征途的回顾——有多少困难?有几场a88枪88a林弹雨?有多阔的草地和多高的雪山?一切都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真是志存高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此外,大雁去到的地方,正是红军生活、战斗过的根据地。望雁:还会想起坚持战斗的游击队员,还会想起鱼水情深的父老乡亲,还会想起四方面军的朱总司令和刘参谋长,以及五、九军团的同志们,北上红军还会捎去对南方亲人的问候和长征即将会师的胜利消息——“缚住苍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这种虚拟的情境,内涵深广,极富情趣!超脱而丰富的想象虚写,逼真境而生神境。
上述可见,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而入深。诚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云云:
李西涯曰:“诗用实字易,用虚难。盛唐人善用虚字,开合呼应,悠扬委曲,皆在如此。……”
肖高峰作者地址:广西昭平县巩桥中学
参考文献:
1、傅德岷《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05年1月第一版。
2、周琼《中国古典诗歌》作家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3、刘汉民 舒欣编著《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集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4月第2版。
4、艾治平《古典诗词艺术探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傅德岷、卢晋《诗词名句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6年7朋第1版。
6、王永义《格律诗写作技巧》,青岛出版社,1996年版。
7、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92年版。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下)
- ·上一篇:古诗词鉴赏分析方法举隅
- ·下一篇:高考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下)》相关文章
- ›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上)
- › 浅谈古诗词的欣赏
- › 浅谈古诗词的赏析
- ›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下)
tag: 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高考古诗词鉴赏大全,语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推荐
- · 在古诗诵读中培养初中生的语感(中)
- ·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上)
- · 巧解语文考试中内容型古诗鉴赏题
- · 古诗词教学的新尝试
- ·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十大规律(下)
- ·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十大规律(上)
- · 浅谈古诗词的欣赏
- · 在古诗诵读中培养初中生的语感(下)
- · 鉴赏古诗词的五种方法
- · 小学古诗词教学应注重文化味
- · 在古诗诵读中培养初中生的语感(上)
- · 高考应考指导:突破语文古诗词鉴赏
- · 古诗词鉴赏方法浅谈
- ·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第一篇)
- ·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第二篇)
- · 激活古诗词作者的生命(上)
- · 古诗欣赏的再现、联想与再创造
- · 激活古诗词作者的生命(下)
- · 古诗词鉴赏的术语及方法(下)
- · 古诗词鉴赏的术语及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