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2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2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案示例2
教案示例2——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教学难点】1.气温、降水自西向东的变化
2.地中海的成因
【教具】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欧洲西部政区图,地中海植被示意图,欧洲西部四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欧洲西部地形图
(导入)我们已经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海陆轮廓,同学们回忆一下,欧洲西部在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方面各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三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加之本地区中部以平原为主,南部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东西走向,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大陆内部,这些特点都直接影响了这一地区的气候,特别是这一地区西面的大西洋,对其气候影响更大,它们是怎样影响这里的气候的呢?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
(展示地图)欧洲西部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图中找出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华沙的位置
(提问)1.这四个城市按什么方向排列?
2.四个城市的纬度大致是多少?
3.从纬度看应该属于哪个温度带?
(总结)四个城市大致按由西向东的顺序排列,距大西洋越来越远,52ºN,属于北温带。
(展示资料)四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1.从图中看,那个城市冬季最温暖,那个城市冬季最寒冷?
2. 这几个地点哪个冬夏温差最小,哪个冬夏温差最大?为什么?
(简要总结)瓦伦西亚冬夏温差最小,华沙冬夏温差最大。因为瓦伦西亚更接近大西洋,受大西洋影响最明显,特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最大,冬季最温暖,各月平均温在0℃以上,冬夏温差最小。华沙离海洋较远,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提问)3. 这几个地点的年降水量哪里最多,哪里最少?
4.降水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
(简要总结)瓦伦西亚的年降水量最多,华沙的年降水量最少。这几个地点的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向东离海洋渐远,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归纳)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半部欧洲由于东、西距海远近的差异,导致东、西部气候的差异,距离海洋越近,受西风暖湿气流的影响就越大,距离海洋越远,受西风暖湿气流的影响就越小,从而导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气候具有自西向东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特点。
(地图展示)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
(提问)1.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什么气候?
2.参照四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区别?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年降水量比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温差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总结)本区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也最为典型的地区
(提问) 4.为什么欧洲西部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如此显著?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
(承转)本地区各地气候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上,南部和北部由于纬度高低的不同,气候类型也不相同。
(提问)1. 本区北欧地区北冰洋沿岸属于何种气候?特征是什么?
2.南部三大半岛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特征是什么?
(总结)北部北冰洋沿岸是极地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观察示意图) 地中海地区植物示意图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植物的生态特征,并且明确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植物都是为了适应夏季干旱才形成这些生态特点的。
(承转)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那么本地区的地形与气候对本区的河流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引导学生讨论)整个欧洲西部平原广大,降水较多,使得河流水量充沛,有许多世界著名的河流,对发展内河航运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示地图)欧洲西部地形图
(指导读图)找出本区主要的河流莱茵河和多瑙河。
(提问)多瑙河、莱茵河各发源于哪里,注入什么海洋?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南部山地,注入黑海;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脉北麓,向北流入北海。)
(提问)本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是哪一条河流?
(流经国家最多的是多瑙河,它流经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前苏联的摩尔多瓦和乌克兰。)
(讲解) 莱茵河和多瑙河都是重要的国际河流,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航运价值很大。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四、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1.自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2. 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为主
3.北欧的极地气候
4.南欧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
五、河网密布,水量充沛
莱茵河与多瑙河
教案点评:
教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较好贯彻了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注重景观图片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而严谨的问题,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上一篇: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教学设计示例2
- ·下一篇: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2》相关文章
- ›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案示例2
- › 欧洲西部“国家和居民”
- ›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2
- › 《欧洲西部》地理评课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