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杜 甫 律 诗 五 首

16.杜 甫 律 诗 五 首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716次  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

www.nx899.com

人所能及。这要归功于“诉”“浮”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嘉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密!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洞庭湖能负载比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脑次豁达。”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

    《新唐书》本传说杜甫“好论天下事”,似有贬意,但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杜甫优于其他诗人之处:之所以“好论”,是因为他胸中时时以“天下事”为念,这首诗写诗人在生活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心中所想的仍是国运的艰难,甚至为之流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一这几首诗都不难成诵,最好在自读之初一边看注释一边练习背诵;待到成诵后再进行鉴赏分析。所设计的三个小题,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帮助学生迅速成诵。题中所涉及的知识有押韵、对仗和章法,这些过去都学过,不必再讲。这道练习无须一次完成,读一首完成一首,如《旅夜书怀》:押韵属正格;首联也是对仗;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后一层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附录一、杜甫年谱(据朱鹤龄所编,有删节)

  唐睿宗先天元年(712)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737)公游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741)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五载(746)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往奉先。

  肃宗至德元载(756)五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六月,又自白水往鹿州。

闻肃宗即位,自鹿赢服奔行在,遂陷贼中。

www.nx899.com

  至德二载(757)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疏救房殖,上怒,招三司推问。

宰相张镐救之,获免。八月,墨制放还郴州省家。十月,上还西京(长安),公扈从。

  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间至东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16.杜 甫 律 诗 五 首

《16.杜 甫 律 诗 五 首》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大全,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