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从何处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示例

食物从何处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示例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276次  栏目:八年级语文教案

(5)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3.文中有些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生动具体、形象易懂。标出句中的喻体和本体,并仔细体会二者的相似点。

(l)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

(2)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

(3)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

(4)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成工厂。

附:作业参考答案

1.没有脱离课文题目。是讲人类获得食物的另一种途径,进一步说明食物从绿色植物中来的道理。

2.(1)原文中为“和”,这里变成了“或”。须具备构成躯体、供应能量两种作用的物质才是食物。用“或”把并列关系变成了选择关系,定义不准确了。

(2)原句是“蒸腾”和“吸入”同步进行。这里改成了先“蒸腾”后“吸入”,不符合实际情况。

(3)原句中有“除了……外,其他”的限制性成分,这里改成了无所不包容的“一切”,错误地扩大了陈述范围。

(4)第一分句和第二分句把因果关系弄颠例了。“不会长叶绿素”应为因,“属于异养型”应为果。

(5)须有“活的”限制才准确,死的生物就不需要食物了。

3.(l)本体“根毛”,喻体“原料采集站”。

(2)本体“叶子”,喻体“食品加工厂”。

(3)本体“叶绿体”,喻体“合成车间”。

(4)本体“植物”,喻体“合成工厂”。

八、随堂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统习。

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消声器”、“除尘器”、“制氧机”、“预报员”、“防疫员”,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由于植物广泛分布于地面、水面等一切有生命的环境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将整个地球都网住的巨大的环境保护网。

微生物能把地球上的全部动植物遗骸分解而被土壤吸收,是地球上的“清洁工”。且做生物也广泛分布于地球上,也形成了一个“清洁网”。

益鸟能捕食害虫,保护这些益鸟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保护了环境。一只友喜鹊一年可消灭1.5万条松毛虫,可保护十多亩松林不受虫害。两只大斑啄木鸟一天能消灭600多条害虫的幼虫,可以控制几十亩人工林免受蛀食树干的害虫的危害。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着不同的鸟类,也形成了保护环境的网络。

以上事实说明,生物确实是环境的天然保护网。只要我们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保护害虫的天敌,充分发挥植物和益鸟等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人类环境就会更加美 好。

1.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 )

A.植物是自然界的“环境保护网”。

B.微生物是自然界的“清洁工”。

C.益鸟消灭了害虫,保护了环境。

D.生物是环境的天然保护网。

2.文章第二、三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安排内容的顺序是( )

A.总分总B.分总C.总分D.并列

4.第二段中加点的“全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天敌”指上文中提到的哪一类动物?

九、板书设计 


上一页  [1] [2] [3] 

,食物从何处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示例

《食物从何处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示例》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