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周恩来诗九首
青年周恩来诗九首
★春日偶成(作于1914年)
(一)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二)
樱花红陌上,
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
相思又一年。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作于1916年初)
(一)
相逢萍水亦前缘,
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
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
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
他年预卜买邻钱。
(二)
东风催异客,
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
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
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
因缘文字多。
(三)
同侪争疾走,
君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
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
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
临歧意怅然。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作于1916年)
茫茫大陆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附〗张皞如《伤时事》原诗
九月二十八日阅报,见徐州会盟祸已近在眉睫,政府犹用敷衍主意。国家生命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遂成口号。
太平希望付烟云,
误国人才何足云;
孤客天涯空涕泪,
伤心最怕读新闻。
★雨后岚山(作于1919年4月5日)
山中雨过云愈暗,
渐近黄昏;
万绿中拥出一丛樱,
淡红娇嫩,
惹得人心醉。
自然美,不假人工;
不受人拘束。
想起那宗教,礼法,旧文艺……粉饰的东西,
还在那讲什么信仰、情感、美观……的制人学说。
登高远望,
青山渺渺,
被遮掩的白云如带;
十数电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
此刻岛民心里,仿佛从情景中呼出;
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从此后“将何所恃”?
★游日本京都圆山公园(作于1919年4月5日)
满园樱花灿烂,
灯光四照,
人声嘈杂。
小池边杨柳依依,
孤单单站着一个女子。
樱花杨柳,那个可爱?
冷清清不言不语,
可没有人来问他。
★死人的享福(作于1919年12月)
西北风呼呼响,
冬天到了。
出门雇辆人力车,
车夫身上穿件棉袍,
我身上也穿件棉袍。
我穿着嫌冷,
他穿着却嫌累赘;
脱下来放在我的脚上,
我感谢他爱我,
他谢谢我助他便他。
共同生活?
活人的劳动!死人的享福!
(责任编辑:www.nx899.com) www.nx899.com
《周恩来传》
通过读《周恩来传》这部书,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对周恩来总理的敬仰。周恩来伟大而又高尚的人格,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的时代风云造就了周恩来的精神品格。周恩来伟大的人格精神又影响、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前进。
一方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千百万共产党人高尚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阶级性品德精华与民族性品德精华的高度统一。纵然是到信息膨胀的今天,周恩来人格精神仍散发着光芒,对很多的职业有着启迪的作用,对于教师更是如此。
周恩来13岁时就是一位爱国者了,1913年15岁时,他从沈阳模范学校毕业,周恩来给朋友写了这样激动的话:“周恩来的童年是不平常动荡的”。
1922年夏,周回到巴黎参加两次重要会议,代表们在布伦涅森林召开了三天的会议。他代表在德国的学生终于在那里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1924年8月回到了广州,但任中国共产党两广区委委员长,兼军事部长,在对敌人的战斗中里显露出才华,是一名风云人物。
宋庆玲后来回忆起当时她第一次见周恩来时说:“他象是一个年轻但已饱经风霜和多才多艺的领导人,从事革命意志坚定,态度鲜明。”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的作息制度是连续伏案工作,他定下的节奏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纵观总理一生:
一、立大志,把个人理想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为中华崛起”的崇高志向当作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这是周恩来人格精神的坚实基础。
有着强烈社会使命感和远大志向的周恩来,曾在作文《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中明确提出学习应以肩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目的,开始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了。当校长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时,周恩来庄重的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一生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斗争的伟大事业中,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这启示我们,一个有为的青年,只有树立革命大志,确定好人生的坐标,才能坚韧不拔,奋发前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他的生活才真正有意义,他的青春才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我作为一名新老师,首先就是要立志,自己到底要做怎样一名老师,只有有了坚定的目标,才会有坚定的行为。
二、一生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把个人有限的生命完全溶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是周恩来人格精神的核心。
周恩来是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范,也是他人格精神的核心。表现在他时刻关心群众生活,体察人民疾苦,终生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上。
周恩来作为共和国的“大管家”,人民的忠实公仆,与人民息息相通,血肉相联。他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喜人民之所喜。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他尽管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仍经常深入农村、工厂、学校、部队,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促膝交谈。仔细了解他们的疾苦,询问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征求他们的意见。
并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化为党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为人民谋利益。他用党性铸成自己的血肉,把党的宗旨化为自己的灵魂。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生动地再现了党魂,展现了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魅力。
教师精神的核心也是奉献,很多人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对于教师还要不要奉献,怎么奉献等焦点问题议论纷纷。周恩来人格精神对这系列的问题做了最好的回答,奉献仍然要奉献,其实有很多的老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奉献出自己的年华,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些都是我以后要着力学习的道路。
三、周恩来的外语水平
从周恩来的经历来看,他除了少年开始学习英语以外,还因出国接触过日语、法语、德语、俄语。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周总理的名言,我会永远把这句话做为我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www.nx899.com),青年周恩来诗九首相关分类
经典诗词 更新
- · 我的原创歌曲-离别诗
- · 离别时对朋友说的话
- · 朋友离别的话语
- · 形容离别依依不舍的诗句
- · 情人离别的诗句
- · 曾几时,离别诗
- · 送给朋友的离别诗
- · 大专毕业离别的诗
- · 送给喜欢的人离别诗
- · 关于毕业离别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