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前的状态二——无稿播音

话筒前的状态二——无稿播音

12-20 17:12:32  浏览次数:613次  栏目:主持技巧

  3.排除杂念法
  在镜头前,话筒前所产生的一切与传播内容无关的思想念头都统称为杂念.杂念的产生干扰属注意力的集中.
  当然杂念的排除还要靠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话筒前状态作为根本的保证,这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论述.
 
第三节 无稿播音正确的话筒前状态 
无稿播音正确的话筒前状态应该表现为
  一、态度端正,定位恰当
  状态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和定位问题.
  所谓态度端正,就是要明确在无稿播音中创作主体——播音员或主持人,创作客体——受众,创作依据——素材提纲或内部语言三者的正确关系.明确我们作为传播者所肩负的使命与正确的创作道路.
  所谓定位恰当时明确认识我们与受众的关系,我们与节目的关系,不能脱离具体节目而纯粹展现自我.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我们与受众是良师益友,关系是平等交流,即不能卑己尊人,也不能高高在上.


  二、沉着自信,积极能动
  在无稿播音中,紧张怯阵,束手束脚等不良的话筒前状态的出现,跟创作者不自信的心理,消极应对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沉着自信,积极能动的状态对于无稿播音的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逻辑清晰,思维统一
  无稿播音的关键是在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内部语言是具有片断性和简略性的特征的,有时一个词或词组就能代表一句完整的意思,甚至是一系统意思.在外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根据这一个词或词组而展开语言链条,这就要求我们在遣词造句,由点到线,步步拓展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逻辑的清晰和思维的统一.
  四、体察受众,营造语境
  无论是有稿还是无稿,我们的播音创作的最终目的是由己达人,不是对空发音,不是自言自语,更不是自我欣赏.
  在独白性口语中,创作者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并随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受众体察,了解的越详尽,我们才能避免一厢情愿的传播,真正被受众接纳.
  在对话性口语中或两个人,几个人交流或一两个人,几个人同听众、观众对话交流,相互支持,有问有答,彼此意会,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创作主体,必须要和对手或创作客体之间营造良好的,共同的语言环境,必须和大家一块谈一个话题,而不是只说自己的话,置别人于不顾,破坏了语境的整体性,这样就大大削弱了传播效果.
  五、声情并茂,以情带声
  所谓声情并茂就是要求我们在无稿播音时所言所感要有动于衷,感情真挚爆满,愿望强烈,防止敷衍,冷漠或简单应对,流于公事.同时这种饱满强烈的感情带有“外射性”,它作为我们内心的依据,带动着我们运用外部的有声语言去抒发,去表露,但是感情达不到,产生不了“外射”的需要,硬要抒发,强迫表露,违背情之所至的原则,必然导致“虚情假意”.
  六、自我调检,整体和谐
  自我调检,即自我调整,自我检验的统称或简称.说话的人因为目的、内容、环境、对象的不同,常常调整自己的心态、语态.在说话过程,还在随时调整;在调整中,同时在检验调整得是否适当、准确.一旦发现不恰当、不准确,便再进行新的调整.
  自我调检的范围,包括内部与外部,包括生理与心理,包括气息与声音,包括感情与技巧,包括主体与对象这种种方面与相互关系.还包括创作者的眼神、表情、姿态、仪表、服饰等副语言系统.通过自我调检,做到整体和谐.

上一页  [1] [2] 

,话筒前的状态二——无稿播音

《话筒前的状态二——无稿播音》相关文章

tag: 话筒   主持技巧,主持技巧大全,主持人技巧,演讲与口才培训 - 主持培训 - 主持技巧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