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12-20 17:12:12 浏览次数:834次 栏目:交际口才
    我国加入WTO已经三年多了,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交际中有可能会因不同的习惯、生活方式而产生距离,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中外交际的隔阂呢?我们就得学习、解读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才能顺利地进行中外交流.
    一、招呼语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去上班呀?”“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系天气.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二、称谓的差异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西方在称谓上似乎“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
    对于家庭成员以外的称呼,中国人往往尊称对方为“李老师”、“陈师傅”,有时在姓后面加上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如“黄局长”、“王经理”等.但英美人除了几个传统习用的称呼――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之外,对“李老师”、“陈师傅”一类的称呼是不能容忍的.也很少听他们称呼别人为“黄局长”“王经理”等.因为这一类称呼还没有变为像“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一样成为传统习用的称呼.
    三、告别语的差异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一位美国人在和他的中国朋友告别时说:“我会保持联系.”可是这位中国朋友等了一年多也未见只言片语,便抱怨他不讲信用.其实,这句话仅仅是一种告别词语,相当于“再见”,说话人并无他意,更没有作任何许诺.此外,西方文化中如果客人想告别,通常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然后才可以离开.如果突然说“时间不早了”,随即站起来和主人告别,这在西方文化中是被认为不礼貌的.
,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 ·上一篇:职场中巧用体态语言
- ·下一篇:“白骨精”的“马屁”沟通技巧
《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相关文章
- › 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交际口才,交际与口才大全,交际与口才txt,演讲与口才培训 - 口才培训 - 交际口才
交际口才 推荐
- · 尊重他人 才能自重
- · 如何选择同外国人交谈的话题
- · 动之以情三题
- · 交际礼仪情商中大提升
- · 交际语丝(启示录)
- · 中国传媒大学
- · 同事和你争功怎么办
- · 怎样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 · 网上谈情,也许有一束可怕的目光窥视着你
- · 黄宏:为"笑"消得人憔悴
- · 王刚:睿语慧心驰艺坛
- · 交际英语研究性学习实施案例
- · 职场成功:人脉资源的积累
- · 职场生存宝典:默默无闻不敌臭美和显摆?
- · 能说会道
- · 性格内向的人怎样步入交际圈
- · 礼貌谦词用法十种
- · 教你一招——开会发言的心理秘诀
- · 敞开心扉要讲适度原则
- · 如何面对同事的刁难